「 」為「寞」之異體。《說文》無「寞」字。《廣韻.入聲.鐸韻》云:「寂寞,《說文》作 嗼。」依其音義推之,「寞」字當為從宀莫聲。今考《說文解字.夕部》云:「 , 也。從夕莫聲。」段注云:「當云 也,轉寫佚字耳。 者,夕之靜也。」《正字通.夕部》云:「 ,與 通。《莊子》、《楚辭》作 ,別作 ,與 義通。」《漢語大字典.夕部》則引《徐鍇.繫傳》云:「 ,即寂寞之寞。」定「 」與「寞」同。於是可知「寂寞」之「寞」字本作「莫」,依造字者意識不同,或加「口」作「嗼」,加「宀」作「寞」,加「夕」作「 」,其實無別也。今以「寞」為正字,故可收「 」字為其異體。
#「 」另兼正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