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示個人所屬家族及區別家族系統之符號。如:「姓氏」。《說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玉篇.女部》:「姓,姓氏。」《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唐.杜甫〈哀王孫〉詩:「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2. 姓。如漢代有姓偉。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勁韻.姓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中華字海.女部》。
《隸辨.去聲.勁韻.字》引〈夏承碑〉。
《正字通.生部》。
《字彙.生部》。
「」為「姓」之異體。姓,《說文解字.女部》作「」,云:「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偁天子。因生以為姓,從女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形見於《字彙.生部》,云:「,與姓同。」乃將「姓」字左「女」右「生」之結構改為左「生」右「女」,故應收錄。
《字彙補.生部》。
《中文大辭典.生部》。
《集韻.去聲.勁韻》。
《康熙字典.生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