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
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A00834
字號A00834正字 - 09 - 12 
說文釋形「壹」《說文》本作「」。
大徐本:,專壹也。从壺,吉聲。凡壹之屬皆从壹。(於悉切)
段注本:,嫥壹也。从壺、吉,吉亦聲。凡壹之屬皆从壹。(於悉切)
注音
漢語拼音
釋義

1.  專一、專注。說文解字部》:「壹,專壹也。」《左傳.成公十三年》:「余唯利是視,不穀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孟子.公孫丑上》:「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

2.  統一。《周禮.夏官.合方氏》:「同其數器,壹其度量。」《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慢差等。」《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當今陛下臨制天下,壹齊海內,氾愛蒸庶,布德施惠。」

3.  相同、一致。《商君書.農戰》:「作壹則民不偷營,民不偷營則多力,多力則國彊。」《商君書.賞刑》:「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

4.  皆。《史記.卷二五.律書》:「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唐.劉禹錫〈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之,壹出乎令典。」

5.  每每、每逢。《禮記.祭義》:「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徑,舟而不游。」《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壹動而五業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

6.  一旦,一經。《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

7.  自然數之開始,「一」之大寫字體。如:「壹、貳、參……。」阿拉伯數字作「1」。

8.  單個,表數量。《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漢.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國語.越語上》:「寡人禮先壹飯矣。君若不忘周室,而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願也。」

9.  單次,表次數。《周禮.秋官.大行人》:「三歲壹見,其貢器物。」漢.鄭玄.注:「器物,尊彝之屬。」《禮記.檀弓上》:「君即位而為椑,歲壹漆之,藏焉。」

10.  語助詞,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楚辭.屈原.九章.哀郢》:「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拔劍割肉,壹何壯也!」

11.  「壹鬱」:

(1) 交密的樣子。漢.王符《潛夫論.本訓》:「天地壹鬱,萬物化淳。」

(2) 抑鬱的樣子。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耿介之意既傷,壹鬱之懷靡愬。」亦作「鬱邑」、「鬱挹」。

12.  姓。漢代有壹元。見《萬姓統譜》。

=>」之異體。

A00834
A00834-022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壹字》引〈隋李領萬造象〉。


A00834
A00834-00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質韻.壹字》引〈白石神君碑〉。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壹」之異體。「壹」之篆文作,《說文解字.壹部》:「壹:從壺吉聲。」考「壺」字之篆文作「」,字本從大,《說文解字.壺部》:「壺:昆吾圜器也。象形。從大象其蓋也。」由此可知,「壹」之「士」本從「大」而變,後世隸定多採「士」形,然亦見從「土」形者,如《隸辨.入聲.質韻.壹字》引〈白石神君碑〉即作「」。今教育部標準字體以「壹」為正,蓋從土者易涉泥土義,故標準字體取形原則,凡非從土變來者,多取「士」形,如「志」、「款」、「寺」等字。今既取「壹」為正,則收「」為異體可也。

A00834
A00834-01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質韻.字》引〈史晨奏銘〉。


A00834
A00834-016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字》。


A00834-007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十二畫》。

《中文大辭典.士部》。


A00834
A00834-018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士部.壹字》引〈唐李郴妻宇文氏墓誌〉。

《中華字海.土部》。


A00834
A00834-01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質韻.壹字》引〈周憬功勳銘〉。


A00834
A00834-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質韻.壹字》引〈無極山碑〉。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壹」之異體。《說文解字.壹部》:「,專壹也。從,吉聲。於悉切。」《漢隸字源.質韻》引〈無極山碑〉作「」。《隸辨.質韻》引〈無極山碑〉作「」,並云:「按即壹字,與壺字相類。〈程大昌.演繁露〉以薛宣傳「壹笑為樂」,俗本乃改為「壺矢為可發」,一噱。惟當時書壹為,此所以訛為壺也。」《偏類碑別字.士部》、《碑別字新編.十二畫》並引〈漢史晨奏銘〉作「」。按「壹」字篆文從「」,吉聲。隸變取「」省「吉」,「」又訛為「」,於是「」乃為「壹」之異體矣。

A00834
A00834-01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質韻.壹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A00834
A00834-02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士部》。


#「C01880」另兼正字。

A00834
A00834-012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質韻.壹字》引〈西嶽華山廟碑〉。

《中華字海.土部》。


A00834
A00834-019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士部.壹字》引〈唐上柱國趙君墓誌〉。


A00834
A00834-00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壹字》引〈隋馬墓誌〉。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壹」之異體。《說文解字.壹部》:「,專壹也。從,吉聲。於悉切。」《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引〈隋馬墓誌〉作「」。按「」字係據篆文「」楷化而來,作「壹」者乃省體俗字,今以「壹」為正體,則「」反為異體矣。

A00834
A00834-008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士部》。

《中文大辭典.士部》。


A00834-002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士部》。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壹」之異體。《說文解字.壹部》:「,專壹也。從,吉聲。於悉切。」《字彙補.士部》:「,古壹字,見陳心叔〈字略〉。」《康熙字典.士部》、《中文大辭典.士部》、《漢語大字典.士部》、《中華字海.士部》並引《字彙補》之說,謂「」,古「壹」字。按「」乃篆文「」之訛變,蓋「壹」本「吉」聲,今訛為「古」,故雖形變,實為一字,「」乃為「壹」之異體矣。

A00834
A00834-028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士部》。

《北齊.顏氏家訓.書證》。


A00834
A00834-024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士部》。


A00834
A00834-009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士部》。

《中文大辭典.士部》。


A00834
A00834-014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質韻.壹字》引〈祝睦碑〉。


A00834
A00834-010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士部》。

《中文大辭典.士部》。


A00834
A00834-003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士部》。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壹」之異體。《說文解字.壹部》:「,專壹也。從,吉聲。於悉切。」《字彙補.士部》:「,古文壹字。《說文》從壺,吉聲。」《康熙字典.士部》、《中文大辭典.士部》、《漢語大字典.士部》、《中華字海.士部》並引《字彙補》之說,謂「,壹之古字。」《經典文字辨證書.部》:「,正;壹,俗。今通用。」按「」字乃直承篆文「」而來,而「壹」乃省體俗字,今以俗為正,「」遂成為異體矣。

A00834
A00834-030
部首筆畫  - 20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二畫.壹字》引〈唐陽氏馬夫人墓誌〉。


A00834
A00834-00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大部》。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壹」之異體。《說文解字.壹部》:「,專壹也。從,吉聲。於悉切。」《字彙.大部》:「,古壹字。」《正字通.大部》:「,同,秦詛楚文。漢隸亦作,舊本省作,非。」《康熙字典.大部》:「,《正字通》壹,漢隸作。《字彙》訛作,非。」《中文大辭典.大部》說與《康熙字典》同。

按《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卷十》引〈詛楚文〉「壹」作「」,其楷化作「」,然則「」應可為「壹」之異體矣。

A00834
A00834-02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士部》。


A00834
A00834-02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大部》。


A00834
A00834-02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士部》。


A00834
A00834-029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質韻》。


=>」之異體。

A00834
A00834-020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壹字》引〈魏元寧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五質.頁667.右
卷六.偏旁.頁92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五質.益悉切.頁669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A00834-003部.頁7.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入聲.頁33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3: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