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色而質地堅實之土壤。《說文解字.土部》:「壚,黑剛土也。」《呂氏春秋.士容論.辨士》:「凡耕之道,必始於壚。」漢.劉向〈九歎.思古〉:「倘佯壚阪,沼水深兮。」
2. 古時酒店中置放酒壜之土臺子。如:「當壚賣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唐.韋應物〈酒肆行〉:「繁絲急管一時合,他壚鄰肆何寂然。」
3. 燃火用之器具。宋.陸游〈山行過僧庵不入〉詩:「茶壚煙起知高興,碁子聲疏識苦心。」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土部.壚字》。
《宋元以來俗字譜.土部》引〈太平樂府〉。
《漢語大字典.土部》。
「」為「壚」之異體。壚,《說文.土部》:「,剛土也。從土、盧聲。」《敦煌俗字譜.土部》「壚」下收「」形。《宋元以來俗字譜.山部》引〈太平樂府〉「壚」亦作「」。《漢語大字典.土部》「」下云:「同壚。《宋元以來俗字譜》:壚,《太平樂府》作。」按:「「」為「壚」之俗簡體,當為「壚」之異體字。
《玉篇.土部.字》。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壚」之異體。壚,《說文.土部》:「,剛土也。從土、盧聲。」《玉篇.土部》「」下云:「力都切。《書》下土墳壚,疏也。」按:依《異體字例》,凡「虍」形多演變為「」形,「」字所從之「」形,其上正為「」;故「」當為「壚」之異體字。
《漢隸字源.平聲.模韻.壚字》引〈童子逢盛碑〉。
「」為「壚」之異體。壚,《說文.土部》:「,剛土也。從土、盧聲。」《漢隸字源.平聲.模韻》引〈童子逄盛碑〉「壚」作「」,《隸辨.平聲.模韻》亦收之。按:「」當為「壚」字篆文隸定之一體,今既定「壚」為正字,故「」當為「壚」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