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ㄌㄟˇ 1. 軍營中防守之掩蔽體或城堡。如:「壁壘」、「堡壘」。《說文解字.土部》:「壘,軍壁也。」《史記.卷九一.黥布傳》:「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唐.柳宗元〈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貶柳州司馬孟公墓誌銘〉:「伐趙之役,堅立堡壘,誓死麾下。」 2. 重疊、堆積。通「累」。如:「壘牆」。《廣韻.上聲.旨韻》:「壘,重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唐.姚合〈武功縣中作〉詩三○首之二八:「壘階溪石淨,燒竹灶煙輕。」 3. 棒、壘球比賽中,用以標示選手各個跑步或得分位置之帆布包。如:「壘包」、「本壘板」、「一、二壘有人。」 4. 姓。如晉代有壘錫。 (二)ㄌㄩˋ 「鬱壘」:傳說中之門神。漢.張衡〈東京賦〉:「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