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土。大徐本《說文解字.土部.新附》:「墾,耕也。」《管子.輕重甲》:「今君躬犁墾田,耕發草土,得其穀矣。」《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淳于恭》:「恭常獨力田耕,鄉人止之曰:『時方淆亂,死生未分,何空自苦為?』恭曰:『縱我不得,它人何傷。』墾耨不輟。」
2. 開發、開闢。如:「屯墾」、「濫墾」。《國語.周語上》:「土不備墾,辟在有司。」三國吳.韋昭.注:「墾,發也。」《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畝,少者十三畝,以故田多墾闢。」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敦煌俗字譜.土部.墾字》引〈中16.110.下3〉。
「」為「墾」之異體。「墾」之篆文作「」,《說文解字.土部》:「耕也。從土豤聲。」今楷定通作「墾」(《玉篇.土部》)。「」字見《敦煌俗字譜.土部.墾字》引〈中16.110.下3〉。蓋左上「豕」旁訛為「犬」旁耳,俗字中常見。據此,「」為「墾」之異體,可從。
《中華字海.土部》。
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土部》。
《異體字手冊.九畫》。
「」為「墾」之異體。「墾」之篆文作「」,《說文解字.土部》:「耕也。從土豤聲。」今楷定通作「墾」(《玉篇.土部》)。「」字見《異體字手冊.九畫》曰:「:本字。:俗字。」蓋俗字從「豸」形之字或從「豕」。據此,「」為「墾」之異體,可從。
《佛教難字字典.土部》。
《漢語大字典.土部》。
《文選.木華.海賦》。
《偏類碑別字.土部.墾字》引〈唐沙州龍勒府果毅都尉張方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