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ㄉㄨㄛˋ
1.墜落、掉落。《龍龕手鑑.土部》:「墯,落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仰視飛鳶跕跕墯水中。」《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漢孟敏常墯甑不顧,知其無益;宋太祖謂犯法有劍,正欲立威。」
2.懈怠、懶散。《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疏廣》:「今復增益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墯耳。」《新唐書.卷一六九.列傳.韋貫之》:「有司弛墯不力,正可黜慢官,懲不恪,擇可任者繕完之。」
=>作「」形時,為「墮」之異體。
(二)ㄏㄨㄟ 作「」形時,為「墮」之異體。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土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土部》。
《字彙.土部》。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峯」、「秋」之作「秌」等。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