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間之土埂。《說文解字.土部》:「塍,稻中畦也。」漢.班固〈西都賦〉:「疆埸綺分,溝塍刻鏤。」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浙遊日記》:「仙田成畦,塍界分明。」
2. 矮小之堤防。晉.左思.〈蜀都賦〉:「峻岨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清.魏禧〈邱維屏傳〉:「使人瞯之,則袖手立塘塍上,看往來行人。」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蒸韻》。
《四聲篇海.土部》。
《正字通.土部》。
「」為「塍」之異體。音ㄔㄥˊ。
《說文解字.土部》:「,稻中畦也。從土聲。食陵切。」今音ㄔㄥˊ。段注本《說文》改訓義為「稻田中畦埒也。」意為稻田中的土埂。
《集韻.平聲.蒸韻》:「塍,或作。」《類篇.土部》同。
按:「塍」字為田間土埂,故字從土聲。另有異體改換聲符作「」,為從土乘聲之形聲字。「塍」之作「」,或因誤合「塍」、「」為一而成,當係訛字之異體。
《玉篇.土部.字》。
《重訂直音篇.卷一.土部》。
《康熙字典.土部》。
《廣韻.平聲.蒸韻》:「塍,稻田畦也,畔也。食陵切。,上同。」按「」即「」字。《集韻.平聲.蒸韻》:「塍,或作。」
按:「塍」字為從土聲的形聲字,「」為從土乘聲的形聲字,二字為形符相同,聲符變易的異體。此例如「柄」、「」二字異體,形符「木」,聲符「丙」、「秉」變易而已。
《中國書法大字典.土部》。
《字彙.田部》。
《類篇.田部》。
《四聲篇海.田部》。
《中文大辭典.田部》:「,與塍同。《集韻》:『塍,或作。』」按:今本《集韻》或訛作。《廣韻.平聲.蒸韻》:「塍,稻田畦也、畔也。」《四聲篇海.田部》「」字釋義與《廣韻》「塍」字全同,此又「」為「塍」之異體又一證。
按:「塍」為田間土埂小路,則異體字字有從土聲之「塍」,有從土乘聲之「,有從田聲之「」(依小篆楷化),有從田乘聲之「」等。「塍」之作「」,當是「塍」、「」二字誤合而成。
《龍龕手鑑.田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田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田部》:「,古文字。,同上。」按:為塍之誤。《龍龕手鑑.部》:「,音乘,二同。」
按:「」為「塍」之異體,再據《龍龕手鑑》,「」、「」二字同,則「」亦為「塍」之異體。「塍」為田中土埂小路,故或從土或從田以造字,「塍」為從土聲之形聲字,「」為從田乘聲之形聲字,二字為形聲俱變之形聲字也。
《玉篇.田部.字》。
《康熙字典.田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玉篇.土部》:「,亦作塍。」《重訂直音篇.卷一.土部》:「塍,音乘。隄也,畔也,稻埒也。,上同。」
:「塍」字左半小篆作「」,為「舟」字,如依小篆楷化,全字則作「」,是「」為「塍」之古字,依小篆楷化之字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