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A00775
A00775A00775A00775
字號A00775正字 - 08 - 11 
說文釋形

「域」《說文》作「或」。
大徐本:,非也。从囗,从戈、又,从一。一,地也。臣鉉等曰:「今俗作胡國切。以為疑或不定之意。」,或又从土。臣鉉等曰:「今無復或音。」(于逼切)
段注本:,邦也。从囗,从戈,以守其一。一,地也。,或或从土。(于逼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邦國。段注本《說文解字.土部》:「或,邦也。……域,或或从土。」《詩經.商頌.天命玄鳥》:「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漢.鄭玄.箋:「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成湯,使之長有邦域,為政於天下。」唐.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氏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2.  一定範圍內之地區。如:「區域」、「海域」、「疆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地域廣輪之數。」南朝梁.武帝〈登北顧樓〉詩:「歷覽窮天步,矖矚盡地。」

3.  抽象之境地。《韓詩外傳.卷五》:「孔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長史云:『江思悛司懷所通,不翅儒域。』」

4.  限制、界限。《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漢.趙岐.注:「域民,居民也。不以封疆之界禁之,使懷德也。」《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是以聖王域民,築城郭以居之,制廬井以均之。」

5.  居。《公孫龍子.堅白論》:「堅白域乎石,惡乎離?」《史記.卷二三.禮書》:「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唐.司馬貞.索隱:「域,居也。」

6.  墓地。《詩經.唐風.葛生》:「葛生蒙棘,蘞蔓于域。」漢.毛亨.傳:「域,塋域也。」《舊唐書.卷七九.列傳.呂才》:「古之葬者,並在國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義?」

A00775
A00775-02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土部》。


A00775
A00775-016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域字》引〈隋羊本墓誌〉。

《中華字海.土部》。


A00775
A00775-019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土部.域字》引〈祕16.001.左9〉。


A00775
A00775-00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土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域」之異體。域.見於《說文解字.土部》,按從或形多作A01474-002,故〈白石神君碑〉作「」,為《漢隸字源.入聲.職韻》、《隸辨.入聲.職韻》所收,字書則見於《龍龕手鑑.土部》,乃予以收錄。

A00775
A00775-01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域字》引〈隋馬稱心墓誌〉。


A00775
A00775-01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土部.域字》引〈魏元始和墓誌〉。


A00775
A00775-01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域字》引〈齊李仕芝造象記〉。

《中華字海.土部》。


A00775
A00775-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佩觿.卷下》。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域」之異體。域,段注本《說文解字.戈部》:「,邦也,從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或或從土。」段玉裁注:「從土是為後起之俗字。」而今以「域」為正字,至於「」乃將所從之「土」置於「或」下,則見於《佩觿》,謂與「域」同,而為《字彙補.土部》、《康熙字典.土部》、《中文大辭典.土部》、《漢語大字典.土部》、《中華字海.土部》所收,自當存錄。

A00775
A00775-00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職韻.域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A00775
A00775-01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職韻.域字》引〈唐阿彌像文〉。


A00775
A00775-013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土部.域字》引〈唐隆闡禪師碑〉。


A00775
A00775-006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戈部》。

《中文大辭典.戈部》。


A00775
A00775-004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職韻》。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域」之異體。域,見於《說文解字.土部》,而《集韻.入聲.職韻》則以為古作「A00775-002」,又見於《類篇.部》、《康熙字典.戈部》、《中文大辭典.戈部》、《漢語大字典.戈部》、《中華字海.部》,按「」,或作「」,當予收錄。

A00775
A00775-011
部首筆畫  - 20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職韻.域字》引〈唐碧落碑〉。


A00775
A00775-002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田部.A00775-002字》。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A00775-002」為「域」之異體。域,見於《說文解字.土部》,以其為「或」之或體。今分「或、域」為二字,至於從田之「A00775-002」,見於《玉篇.田部》以為古文「域」,於《龍龕手鏡.田部》則作「」。「A00775-002」又見於《集韻.入聲.職韻》、《類篇.田部》、《四聲篇海.田部》、《字彙.田部》、《正字通.田部》及後世字辭典,自當收錄。

A00775
A00775-017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阜部.字》。


A00775
A00775-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阜部.字》。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域」之異體。域,見於《說文解字.土部》,而字或從「」,蓋從土從阜,其義可通。「」早見於〈師簋〉,作「」;〈漢孫根碑〉作「」。於字書則見於《玉篇.阜部》,以其為古域字,以及《集韻.入聲.職韻》、《四聲篇海.阜部》、《字彙.阜部》、《正字通.阜部》以及近世字辭典,當予以收錄。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入聲.二十四職.頁548.右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四職.頁75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43.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一屋.乙六切.頁648
入聲.二十四職.越逼切.頁76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十三職德韻.頁188.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213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入聲.頁194.右
卷二.經下入聲.頁194.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