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多石而貧瘠。如:「墝埆」。《集韻.入聲.覺韻》:「埆,《爾雅》:『山多大石也。』」《後漢書.卷五一.李陳龐陳橋列傳.陳龜》:「土地塉埆。」《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嚴程闞薛傳.薛綜》:「然其方土寒埆,穀稼不殖,民習鞍馬,轉徙無常。」
=>「确」之異體。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覺韻.埆字》引〈孫叔敖碑〉。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埆」字《說文》未見。《漢隸字源.入聲.覺韻》及《隸辨.入聲.覺韻》引〈孫叔敖碑〉「下濕澆」字作「」。《玉篇.土部》:「,口角切,墝不平也。」《廣韻.入聲.覺韻》:「埆,墝埆不平。苦角切。」《集韻.入聲.覺韻》:「埆,獄也。訖岳切。」《類篇.土部》亦作「埆」。
按「埆」字當是從土、角聲。「角」篆文作「」,楷書正體作「角」,俗作「角」。「土」隸作「」,或因古「土」字省作「」者。故「」實即「埆」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