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A00754
A00754A00754
字號A00754正字 - 04 - 07 
說文釋形「坐」《說文》本作「」。
大徐本:,止也。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古文坐。(但臥切)
段注本:,止也。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古文坐。(徂臥切)
注音ㄗㄨㄛˋ
漢語拼音zuò
釋義

1.  指人將臀部附著於基座息,古時無椅凳跪姿。如:「坐下」、「坐在椅子上」。說文解字.土部:「坐,止也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紅樓夢第九九回:「李十坐在椅子上,蹺著一隻腿。」

2.  席位。通「座」。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鄭人有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劉傅傳.王粲》:「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

3.  使就坐、留坐左傳.襄公二四年》:「二子在坐射犬於外。」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其二:「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為帥。」

4.  居、處。如:「坐北朝南」、「坐二望。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無人惜我詞:「乾坤許大,只在針尖上坐。」清.歸莊〈黃孝子傳〉:「父子坐旅中惝怳累日,因留過歲。」

5.  放置、安置。《老殘遊記》第二一回:「水壺又添了些冷水,坐在火上。」《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大沙鍋裡的飯,因坐在湯罐口上,還是熱騰騰的。」

6.  搭乘。如:「坐船」。明史.卷六五.輿服志:「婦女許坐轎,官民老疾者亦得乘之。」《紅樓夢第八○回:「次日一早,梳洗穿帶已畢,隨了兩三老嬤嬤坐車出西城門外天齊廟來燒香還願。」

7.  防守,留守。左傳.桓公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清.徐珂《清稗類鈔.奴婢類.坐省家丁:「省外各府州縣,皆有坐省家丁。」

8.  干犯、觸犯。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夫,徙為燕相。數歲,坐法去官,家居長安。」漢書.卷六.武帝紀:「樂通侯欒大坐誣罔要斬。」

9.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列傳.吐谷渾:「殺人及盜馬者,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10.  爭辯訴訟。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叔孫婼如晉,晉人執之… 晉人使大夫坐。」晉.杜預.注:「坐,坐曲直。」晏子春秋.內篇.問下:「言不相坐,行不相反。」

11.  當副詞:

(1)   比喻平白的沒有付出的。如:「坐收漁利」。清.葉廷琯《陂漁話.卷二.葛蒼公傳:「志葵庸奴耳,其言夸誕,欲使他人幹事,彼坐享其成必誤公事。」《孽海花》第五回:「崙樵又不善經紀,坐吃山空,當盡賣絕,又不好吃回頭草,再央求堂兄。」

(2)   自然、無所勉強南朝宋.鮑照〈蕪城賦〉:「孤蓬自振,驚砂坐飛。」宋.辛棄疾浣溪沙.嶔崎可笑人詞:「有人一笑坐生春。」

(3)   、恰好。南朝梁.王筠〈春日〉詩:「幽閨多怨思,停織坐嬌春。」唐.杜甫〈答楊梓州〉詩:「悶到楊公池水頭,坐逢楊子鎮東州。」

(4)   漸、將。南朝齊.謝〈冬緒羈懷示蕭咨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詩:「客念坐嬋媛,年華稍菴薆。」唐.沈期〈和杜麟臺元志春情〉詩:「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

(5)   非常。南朝梁.何遜〈南還道中送贈劉咨議別〉詩:「夫君日高興,為樂坐驕奢。」唐.張九齡〈感遇〉詩:「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6)   遂、。唐.陳子昂〈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江湖相許,雲霧坐交歡。」唐.白居易〈別元九後詠所懷〉詩:「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7)   且。唐.孟浩然〈登安陽城樓〉詩:「才子乘時來騁望,群公暇日坐銷憂。」唐.岑參〈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詩:「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辭。」

(8)   枉然、徒然。唐.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詩:「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明.劉基〈賣柑者言〉:「法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

12.  當連詞:

(1)   因為。唐.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   於是。唐.韓愈〈贈唐衢〉詩:「胡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虞唐﹖

A00754
A00754-00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口部》。


注音 ㄗㄨㄛˋ
漢語拼音 zuò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今小篆之體廢而通行古文楷化之坐字。「」字形見於《字彙補.口部》云:「與坐同〈孫叔敖碑〉若冠章甫,而塗炭也」。《康熙字典.口部》亦引《字彙補》收「」字。「」上,當從隸碑形變。下工,當從土訛變。與坐音義皆同,且是同字,故以「」為「坐」字之異體。

A00754
A00754-008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土部》引〈目蓮記〉等。

《中華字海.土部》。


A00754
A00754-013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果韻.坐字》引〈張公神碑〉。


A00754
A00754-002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過韻.坐字》引〈石經儀禮殘碑〉。


注音 ㄗㄨㄛˋ
漢語拼音 zuò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漢隸字源.去聲.過韻》收「」(〈石經儀禮殘碑〉)之字形。隸碑坐字上形或從或從。楷化通行古文「坐」,上從二人。漢隸有從。故以「」為「坐」之異體。

A00754
A00754-014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土部》。

《中華字海.土部》。


A00754
A00754-016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七畫.坐字》引〈唐左羽林軍長史姚重曒墓誌〉。


A00754
A00754-003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上聲》。


注音 ㄗㄨㄛˋ
漢語拼音 zuò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干祿字書.上聲》收「、坐、」,云:「上俗,中下正」。《敦煌俗字譜.土部》坐,多收「」字。《宋元以來俗字譜.土部》坐,引〈嶺南逸事〉作「」。《彙音寶鑑.高下去聲》收「」同坐字。《俗書刊誤.卷三.箇韻》雖云:「坐,俗作,非」。然已訛成俗,收為異體可也。

A00754
A00754-004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果韻》。


注音 ㄗㄨㄛˋ
漢語拼音 zuò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集韻.上聲.果韻》收「、坐」,云:「粗果切。止也,或作坐」。又《集韻.去聲.過韻》亦云:「《說文》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古作坐」。

之字形,當從篆體楷化而來。今通行古文楷化之坐字,故以「坐」為正字,《集韻》所收之「」為異體。

A00754
A00754-01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土部》。


A00754
A00754-00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土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ㄗㄨㄛˋ (一)ㄗㄤˋ
漢語拼音 (二)zuò (一)zà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四聲篇海.土部》收「」,云:「古文坐字」。《字彙補.土部》「」亦說:「古文坐字。一云與葬同」。《康熙字典.土部》坐,古文。並引《字彙補》說。

」既是「坐」之古字,自當收為異體也。

另「」,音義同「葬」,為「葬」之異體。(參見葬字)。

()

=>」之異體。

A00754
A00754-006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果韻.字》引〈孫叔敖碑〉。


注音 ㄗㄨㄛˋ
漢語拼音 zuò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隸辨.上聲.果韻》引〈孫叔敖碑〉收「」。《漢隸字源.上聲.果韻》坐,亦收「(〈司隸校尉君石門頌〉)」。《干祿字書.上聲》有「、坐、」,云:「上俗,中下正」。《宋元以來俗字譜.土部》坐,引〈太平樂府〉作「」。《異體字手冊.七畫》收「」為「坐」之或體字。

」字當從隸碑楷化之形體,既與「坐」同字,收為異體可也。

A00754
A00754-010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土部》。

《中華字海.土部》。


A00754
A00754-009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土部》。


A00754
A00754-007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土部.坐字》。


注音 ㄗㄨㄛˋ
漢語拼音 zuò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坐」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云:「止也,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但切。,古文坐」。

《玉篇.土部》坐,疾、疾果二切。《說文》作,止也。,同上。《廣韻.上聲.果韻》坐,收古文「」。《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亦收「」為「坐」之古文。

以「」之字形近《說文》小篆,當從篆體楷成。今從《玉篇》收「」同「坐」。「坐」已通行,故以「」為異體也。

A00754
A00754-01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0754
A00754-01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三十四果.頁305.左
上聲.三十四果.頁306.右
去聲.三十九過.頁433.左
隸辨
卷三.上聲.三十四果.頁42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10.左
五經文字
土部.頁4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三十九過.徂卧切.頁591
上聲.三十四果.粗果切.頁407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二十一箇過韻.頁147.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十四箇.頁555.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土部.頁7.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高下去聲.頁303.左
卷四.高下去聲.頁30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三十九過.頁260.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