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基、基礎。《說文解字.阜部》:「阯,基也。……阯或从土。」《宋書.卷三六.州郡志二》:「九年,割揚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屬豫州,豫基址因此而立。」唐.劉兼〈長春節〉詩:「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車書萬古存。」
2. 地點、處所。如:「住址」、「校址」。《梁書.卷三四.列傳.張緬》:「識徐基於江畔,云釣臺之舊址。」《宋史.卷四二九.道學列傳三.朱熹》:「訪白鹿洞書院遺址,奏復其舊,為學規俾守之。」
〔關鍵文獻〕
《說文.阝部》。
《康熙字典.土部》。
「阯」為「址」之異體。《說文解字.阝部》:「,基也。從,止聲。」「址,阯或從土。」《康熙字典.土部》:「址……音止,基也。……與阯同。」《佛教難字字典.土部》「址」下列異體「阯」字。按《康熙字典》、《佛教難字字典》蓋皆據《集韻》也,惟《集韻.上聲.止韻》:「址,《說文》基也。或從土。」阯字從卩,非從阝,卻為各書所引,《中文大辭典.土部》「址,基也,與阯同」下除引《說文》外,又引《集韻》:「阯,或從土。」字從阝。然則「阯」可為「址」之異體,殆無可疑。蓋形符阝土性質相近,得以替換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