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678謿
字號A00678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嘲」《說文》不錄,見於《說文》新附。
《說文》新附:,謔也。从口,朝聲。《漢書》通用周。(陟交切)
注音(一)ㄔㄠˊ (二)ㄓㄠ
漢語拼音(一)cháo (二)zhāo
釋義

()ㄔㄠˊ

1.  譏笑。同「啁」、「謿」。如:「嘲弄」、「嘲笑」、「冷嘲熱諷」。大徐本《說文解字.口部.新附》:「嘲,謔也。」《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胡綜傳.是儀》:「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也。本姓氏,初為縣吏,後仕郡,郡相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改為『是』,乃遂改焉。」

2.  逗引、挑逗。《玉篇.口部》:「嘲,言相調也。」《金瓶梅》第一回:「(金蓮)常把眉目嘲人,雙睛傳意。」

3.  吟詠。《北史.卷三六.列傳.薛辯》:「因使元翌等嘲,以酒為韻。」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至於梁、陳間,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

()ㄓㄠ,ㄔㄠˊ之讀音。

鳥鳴。如:「林鳥嘲嘲」。唐.柳宗元〈放鷓鴣詞〉:「楚越有鳥甘且腴,嘲嘲自名為鷓鴣。」

A00678
A00678-003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十五畫》。


謿
A00678-001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言部》。

《集韻.平聲.肴韻》。


注音 (1)ㄓㄠ (2)ㄔㄠˊ
漢語拼音 (1)zhāo (2)cháo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謿」為「嘲」之異體。嘲,大徐本《說文解字.口部.新附》:「,謔也。從口,朝聲。」

《龍龕手鑑.言部》:「謿交反。謔也。與嘲同。」(「」當作「摘」)。《集韻.平聲.肴韻》:「嘲謿,《說文》詎也。或作謿。」「詎」應係「謔」字之誤。《字彙.言部》:「謿,同嘲。」《正字通.言部》:「謿,與嘲同。」《漢語大字典.言部》:「謿,同嘲。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嘲,或從言作謿……」按《玉篇.口部》:「嘲,言相調。」亦「謔」之義也,「嘲」字從口,以示言由口出,「謿」字從言,於字義益顯,故可定「謿」為「嘲」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五爻.陟交切.頁18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口部.頁6.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五.交上平聲.頁41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六肴.頁94.左
卷二.平聲.六肴.頁94.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5: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