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聲音多而雜。《抱朴子.外篇.刺驕》:「或曲宴密集,管絃嘈雜。」晉.潘岳〈笙賦〉:「光歧儼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聊齋志異.卷一.偷桃》:「但聞人語嚌嘈,鼓吹聒耳。」 2. 說、吵。《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口裡嘈道:『師兄,你只顧央我吃酒做什麼!』」《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那老成的道:『不要胡嘈!六老平生不是這樣人。』」 3. 「嘈嘈」:擬聲詞,多半用來描摹吵雜喧鬧的聲音: (1)簫聲。晉.陸機〈鼓吹賦〉:「鼓砰砰以輕投,簫嘈嘈而微吟。 (2)琵琶聲。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3)語聲。《虞初新志.卷一○.鬼母傳》:「兒初見人時,猶手持餅啖,了無怖畏,及觀者蝟集,語嘈嘈然,方驚啼。」 (4)耳鳴聲。《普濟方.卷四一九.鍼灸門.耳鳴》:「治耳聾嘈嘈若蟬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