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99A00599
字號A00599正字 - 07 - 10 
說文釋形「唧」《說文》不錄。
注音(一)ㄐㄧˊ (二)ㄐㄧ
漢語拼音(一)jí (二)jī
釋義

(一)ㄐˊ
見「唧唧」、「唧嘖」。
※唧唧:
狀聲詞
形容嘆息聲。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唐.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形容蟲鳴聲。唐.王維.青雀歌:「猶勝黃雀爭上下,唧唧空倉復若何。」唐.李郢.宿杭州虛白堂詩:「秋月斜明虛白堂,寒蛩唧唧樹蒼蒼。」
形容鳥鳴聲。唐.劉禹錫.鶗吟:「如何上春日,唧唧滿庭飛。」
形容哭泣聲。宋.蘇軾.岐亭詩五首之一:「醒時夜向,唧唧銅缾泣。」
※唧嘖:
狀聲詞。形容蟲鳴聲。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詩:「唧嘖蛩吟壁,連軒鶴舞楹。」

(二)ㄐ
見「唧筒」。
※唧筒:
藉著吸除或加壓,使得在有限空間內容器中的流體流,或使其壓力改變的裝置,如幫浦、抽水機。

以唧筒抽取或噴射液體。如:「他用唧筒唧水滅火。」

見「唧唧咕咕」。
※唧唧咕咕:
狀聲詞。形容細小的說話聲音。紅樓夢.第六十七回:「說剛纔二奶奶從老太太屋裡回來,不似往日歡天喜地的,叫了平兒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說了些什麼。」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見了物件,也要說是他買的,唧唧咕咕,絮刁的沒有完期。」

A00599-006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口部》。

《字彙.口部》。


#「」另兼正字。

A00599
A00599-00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口部》。

《龍龕手鑑.口部》。


#「C01306」另兼正字。

注音 ㄐㄧ #ㄐㄧ
漢語拼音 jī #jī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唧」之異體。「」同「」,見於《正字通.口部》。《龍龕手鑑.口部》以唧,正。,俗。《重訂直音篇.卷一.口部》,音,啾,同上。唧,俗。《康熙字典.口部》,亦引《篇海》同。《異體字手冊.十畫》收「」為「唧」之俗字。

」、「唧」,皆狀聲字,或以音同作「」為「唧」。據文獻以為「唧」之俗字,故收為異體可也。

而「」亦為一正字。音ㄐ,同。(參見「」字)。


#「C01306」另兼正字。
A00599
A00599-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口部》。

《角川漢和典.口部》。


A00599-00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口部》。


注音 (1)ㄐㄧ (2)ㄐㄧˊ
漢語拼音 (1)jī (2)jí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唧」之異體。

《玉篇.口部》唧,子力切。啾唧也。「」字,《類篇.口部》云:「子悉切。啾,眾聲。」《字彙.口部》、《正字通.口部》均收「」,音。啾,眾聲。《宋體母稿異體字.口部》亦收「」。「即」字,篆本作「」,後因從隸楷化之「即」通行,故收「」為「唧」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五質.子悉切.頁664
入聲.二十四職.節力切.頁757
入聲.七櫛.測瑟切.頁67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入聲.頁176.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