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96A00596A00596A00596
字號A00596正字 - 07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豕驚聲也。从口,孝聲。(許交切)
段注本:,豕驚聲也。从口,孝聲。(許交切,亦許角切)
注音ㄒㄧㄠ
漢語拼音xiāo
釋義

❶吼叫。如:「怒哮」、「大肆咆哮」。新唐書.卷一七三.裴度傳:「猛虎自哮躍山林。」宋.陸游.呂氏子夔郎求詩:「果能哮吼如獅子,一瓣香應嗣放翁。」
❷高聲呼喚。集韻.去聲.效韻:「哮,呼也。」如:「他大聲叫哮,希望有人聽到。」、「他正與對山的人呼哮著。」

見「哮喘」。
※哮喘:
由於支氣管發生痙攣性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呼吸困難、哮鳴、咳嗽的反覆發作。如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氣管炎等病多有這種症狀。亦稱為「氣喘」。

A00596
A00596-006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口部》。


A00596-00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口部》。

《正字通.口部》。


#「」另兼正字。

A00596
A00596-006-1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雜部》。


A00596
A00596-001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日部》。


=>C08334」之異體。

注音 (一)(1)ㄒㄧㄠ (2)ㄒㄧㄠˋ (二)ㄒㄧㄠ
漢語拼音 (一)(1)xiāo (2)xiào (二)xiāo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哮」之異體。哮,《說文解字.口部》:「豕驚聲也。從口,孝聲。」《字彙補.日部》收「」字,注云:「許妖切,音囂。或云與哮同。」《康熙字典.日部》「」下則云:「《篇韻》同哮。按:哮字之訛。」《中文大辭典.日部》下說解與《康熙字典》同。《漢語大字典.日部》下注云:「《改併四聲篇海.日部》引《龍龕手鑑》:,正作哮。哮的訛字。」按:《龍龕手鏡.曰部》、《龍龕手鑑.日部》下皆云:「正作。」與《漢語大字典》引《篇海》說不同。然依文獻所述,當可視為哮之訛字,為「哮」之異體字。

()

=>C08334」之異體。

A00596
A00596-002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肴韻》。


#「C13448」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ㄠ #ㄒㄧㄠˋ
漢語拼音 xiāo #xiào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哮」之異體。哮,《說文解字.口部》:「豕驚聲也,從口,孝聲。」字見《集韻.平聲.肴韻》,「哮」二字下注云:「《說文》豕驚聲也。或從豕。」《字彙.豕部》、《正字通.豕部》「」下都云:「與哮同,豕驚聲。」《康熙字典.豕部》下云:「《集韻》虛交切,孝平聲,與哮同。豕驚聲。」按:字從豕,孝聲,因其義與「豕」相涉,故改換形符,為「哮」之異體字。

#「C13448」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五爻.頁148.右
隸辨
卷二.平聲.五肴.頁20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五爻.虛交切.頁185
去聲.三十六效.許教切.頁582
入聲.四覺.黑角切.頁656
上聲.三十一巧.孝狡切.頁39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五.交上平聲.頁41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三十六效.頁253.右
卷四.去聲.三十六效.頁254.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3: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