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75A00575
字號A00575正字 - 06 - 09 
說文釋形,眾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屬皆从品。(丕飲切)
注音ㄆㄧㄣˇ
漢語拼音pǐn
釋義

1.  眾多。說文解字.品部:「品,眾庶也。」易經.乾卦:「《彖》曰: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郅惲》:「天地重其人,惜其物,故運機衡,垂日月,含元包一,甄陶品類。」

2.  事物種類。書經.禹貢:「厥貢惟金三品。」漢.孔安國傳:「金、銀、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傍及萬品,動植皆文。」

3.  物件。如:「物品」、「食品」、「成品」、「商品」、「樣品」、「作品」。

4.  等級。如:「極品」、「次級品」。《南齊書.卷四六.列傳.蕭惠基》:「當時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吳郡褚思莊、會稽夏赤松並第二品。」《魏書.卷一一○.食貨志》:「白登山有銀礦,八石得銀七兩,錫三百餘斤,其色潔白,有踰上品。」

5.古代官員階級。如:「一品」、「官品」。《舊唐書.卷八一.列傳.劉祥道》:「今內外文武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員。」元.關漢卿碧玉簫.秋景堪題曲:「官品極,到底成何濟!」

6.人之德性、品格。如:「學品」、「敦品勵學」。《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周敦頤》:「黃庭堅稱其『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儒林外史》第四回:「總因你先生為人有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來自然時時請教。」

7.法式。《廣韻.上聲.寑韻》:「品,式也、法也。」《管子.宙合》:「鄉有俗,國有法,食飲不同味,衣服異采,世用器械,規矩繩準,稱量數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此各事之儀,其詳不可盡也。」

8.一定之標準。《漢書.卷九○.酷吏列傳.咸宣》:「群盜起不發覺,發覺而弗捕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唐.顏師古.注:「品,率也。以人數為率也。」

9.事物整體之格調。如:「書品」、「畫品」。宋.嚴羽《滄浪集.卷一.詩辯》:「詩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淒婉。」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八.敘畫》:「氣韻生動,出於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

10.細心體會,或因而分優劣。如:「品嚐」、「品詩」、「品文」、「品評」。《續茶經.卷上之一.一茶之源》引謝肇淛〈西吳枝乘〉:「余嘗品茗,以武夷虎丘第一,淡而遠也。」

11.吹奏管樂器。《文獻通考.卷一三八.樂考一一》:「靈帝好擫笛而漢室以傾,明皇喜品簫而唐祚幾墜。」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一處處鞦韆院,一行行品竹調弦。」

12.姓。如明代有品嵒。

A00575
A00575-003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口部》引〈古今雜劇〉。

《中文大辭典.口部》。

《漢語大字典.口部》。


A00575
A00575-00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口部.品字》引〈隋阮景暉造象〉。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四十七寢.頁331.左
隸辨
卷三.上聲.四十七寑.頁467.右
卷六.偏旁.頁80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四十七寑.丕錦切.頁44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品部.頁11.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上聲.頁324.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9 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