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59A00559A00559A00559A00559A00559A00559A00559A00559A00559
字號A00559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密也。从用、口。,古文周字,从古文及。(職留切)
注音ㄓㄡ
漢語拼音zhōu
釋義

1.  縝密、嚴謹。如:「周密」、「周詳」。說文解字.口部:「周,密也。」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2.  親密。《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荀子.臣道》:「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

3.  合適。《楚辭.屈原.離騷》:「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漢.王逸.注:「周,合也。」

4.  極、至。《詩經.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漢.毛亨.傳:「周,至;行,道也。」

5.  普遍、皆。如:「眾所周知」。易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6.  環繞。如:「周而復始」。《楚辭.屈原.九歌.湘君》:「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7.  在一定時間上運行一遍,有期滿之意。通「週」。如:「周歲」。《陳書.卷二六.列傳.徐陵》:「姚帝遷河,周年成邑。」

8.  計算時間之單位,七天為一周。通「週」。如「周刊」、「兩周」。

9.  計算環繞次數之單位名。如:「環島一周」、「繞場兩周」。

10.  特定區域之外圍。如:「四周」、「周圍」、「圓周」。

11.  救濟、援助。「賙」。如:「周濟」。《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夷王梅賾等並帥支黨來附遜,遜傾財帛,周贍經卹。」

12.  朝代名:

(1) 「周朝」:(約西元前1046256)周武王翦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約七百九十一年。前期都鎬京,自武王傳至幽王寵褒姒亡國,共傳十二君,約歷二百七十五年,史稱「西周」。自周平王東遷雒邑至周赧王滅國,共傳二十六君,歷五百一十五年,史稱「東周」。

(2) 「北周」:(西元557581)北朝諸朝之一。鮮卑族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西魏主自立,國號周,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史稱「北周」。至武帝滅北齊,統一北方,傳至靜帝為楊堅所篡,共歷五帝、二十五年。亦稱為「後周」。

(3) 唐朝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

(4) 「後周」:

A.(西元951959)五代諸朝之一。郭威滅後漢所建,國號周,都開封。恭帝時遭大將趙匡胤逼迫讓位。史稱後周。

B.北周之別名。

11.  姓。如明代有周順昌。

A00559
A00559-001
部首筆畫  - 06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口部》。


注音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周」之異體。音ㄓㄡ。

《說文解字.口部》云:「,密也。從用口。職留切。,古文周字。從古文及。」職留切音ㄓㄡ,小篆楷定作「周」,古文楷定可作「」。

《康熙字典.口部》《異體字手冊.八畫》《中文大辭典.亅部》《漢語大字典.冂部》《中華字海.冂部》均出「」字,或云古文周,或云同周,所引證據為《說文》。《異體字字典》訂「」為「周」之異體字,可信。

A00559
A00559-014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尤韻》。

《中華字海.部》。


A00559
A00559-013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部》。


A00559
A00559-01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了部》。

《中華字海.部》。


A00559
A00559-006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部》。

《集韻.平聲.尤韻》。

▲此字釋義為周、圜周時,為「周」之異體。


#「C00809」另兼正字。

注音 ㄓㄡ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可視為「周」之部分異體。音ㄓㄡ。

「周」、「」《說文》各為一字,音同而義異,後世運用,「」義為「周」字所吸收,凡「」義之字遂用「周」字。

《說文解字.口部》云:「,密也。從用口,職留切。」同書〈勹部〉云:「也。從勹舟聲,職流切。」段注本《說文解字.勹部》云:「與周義別。周自其中之密言之,自其外之極復言之。凡圜周、方周、周而復始,其字當作,謂其極而復也。凡圜、方積謂之周,謂其至密無疏罅也。《左傳》以周疏對文,是其義。今字周行而廢,概用周字。」《集韻.平聲.尤韻》亦出「」字,云「通作周。」則知「周」本當為「」之通假字,後以久假不歸,遂成「周」行而「」廢之現象。就等級而論,「周」為常用字,「」為罕用字,故可定「」為「周」之部分異體字。

按:今「周」字字義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完密、周密。二、周、圜周。

」之為「周」之異體,僅為第二類義之異體字。


#「C00809」另兼正字。
A00559
A00559-01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尤韻》。


注音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周」之異體。音ㄓㄡ。

考「周」字,小篆作「」,《說文解字.口部》云:「,密也。從用口。」「」字當是據小篆楷化所成。標準字體作「周」。

《五經文字.用部》《廣韻.平聲.尤韻》《類篇.口部》字形皆作「」。

《異體字字典》收「」為「周」之異體字,可信也。

A00559
A00559-002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尤韻》。


注音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周」之異體。音ㄓㄡ。

「周」之小篆作「」,從用口,楷書定形,分歧為二:一作「周」,中豎不下出;一作「」,中豎下出。標準字體以中豎不下出之「周」為標準字,則中豎下出之「」,可作為異體字。

作「」字形之字書計有:《隸辨.平聲.尤韻》引〈景北海碑陰〉、《廣韻.平聲.尤韻》、《四聲篇海.口部》、《中文大辭典.口部》等書。

「周」字字形演變為古文「」-「」(異體字),小篆「」-「周」(正體字)、「」(異體字)。

A00559
A00559-004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口部》。


注音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周」之異體。音ㄓㄡ。

「周」字小篆形體作「」,標準字體楷書作「周」,「」當是據小篆形體寫成之楷化形。考《隸辨.平聲.尤韻》引〈韓碑陰〉作「」,《字彙.口部》《正字通.口部》字形皆作「」,當是據小篆形體所寫成者也。

《異體字字典》收「」為「周」之異體字可信。

A00559
A00559-009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口部.周字》引〈偽周魏州莘縣尉王君夫人成氏墓誌〉。


A00559
A00559-003-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口部》。


注音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周」之異體,音ㄓㄡ。

《說文解字.口部》:「,密也。從用口。職留切。」今音ㄓㄡ。

《康熙字典.口部》:「,《集韻》周,古作。」《中文大辭典.口部》:「,周之古字。」

按:《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錄郭昭卿《字指》「周」作「」,今「周」之「冂」內但書二橫,古文則有作三橫者。又《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卷二》「周」下,錄有《三體石經.僖公》字形作「」,亦作三橫。

A00559-007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此字釋義為周、圜周時,為「周」之異體。


#「」另兼正字。

注音 ㄓㄡ #ㄓㄡ
漢語拼音 zhōu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週」為「周」字部分異體。音ㄓㄡ。

「周」之本義為「密」,另有「」字,為「」之義,後來,「」以同音通假,其義遂為「周」字所吸收,「周」行而「」廢。所以現在「周」義大致有兩大類:一、完密、周密。二、周、圜周。「週」之通「周」,多屬第二類義,故為部分異體。「週」本身亦為常用字,《玉篇.辵部》云:「週,迴也。」其餘意義多與「周」字相通相同。《正字通.辵部》云:「週,俗周字。」《康熙字典.辵部》云:「《玉篇》職由切。與周同。」《異體字字典》收「週」為「周」之異體字可信。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八尤.頁208.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八尤.頁29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用部.頁7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八尤.之由切.頁263
平聲.十八尤.之由切.頁263
平聲.十八尤.之由切.頁263
四部備要本.平聲.頁1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九尤.頁547.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口部.頁7.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2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ㄐ上平聲.頁536.右
卷六.ㄐ上平聲.頁53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5: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