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24
字號A00524正字 - 04 - 07 
說文釋形大徐本:,平也。从口,王聲。(直貞切)
段注本:,平也,从口,聲。(直貞切)
注音ㄔㄥˊ
漢語拼音chéng
釋義

1. 平。《說文解字.口部》:「呈,平也。」

2. 顯露。如:「呈現」、「面呈紅潤」。《列子.天瑞》:「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漢.班固〈兩都賦〉:「昭陽特盛,隆乎孝成。屋不呈材,牆不露形。」南朝宋.謝惠連〈雪賦〉:「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義遠矣。」

3. 奉上之敬詞。如:「謹呈」、「呈獻」。《晉書.卷五三.列傳.愍懷太子》:「太子醉迷不覺,遂依而寫之,其字半不成,既而補成之,后以呈帝。」《南齊書.卷三五.高祖十二王列傳.武陵昭王曅》:「與諸王共作短句詩,學謝靈運體以呈上。」《水滸傳》第二二回:「一面申呈本府,一面動了一紙海捕文書,不在話下。」

4. 舊時公文凡下級對上級之呈請或報告均用呈,現行公文則是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公文程式條例》第二條:「呈: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

5. 標準。通「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唐.張守節.正義:「日夜有程,期不滿,不休息。」

A00524
A00524-001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

《正字通.口部》。


=>」之異體。
=>」之異體。
=>C02690」之異體。

注音 (三)ㄔㄥˊ (一)ㄎㄨㄤˊ (二)(1)ㄎㄨㄤˊ (2)ㄏㄨㄤˊ (四)ㄔㄥˇ
漢語拼音 (三)chéng (一)kuáng (二)(1)kuáng (2)huáng (四)chě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

」為「呈」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口部》:「呈,平也。從口壬聲。」《玉篇.口部》:「,馳京切,解也,平也。」《字鑑.平聲.清韻》:「呈,馳成切。《說文》:『平也。從口壬聲。』壬音挺,俗從王作誤。」《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呈,俗作。」《正字通.口部》:「呈,本作,篆作,亦作,從口從壬。毛氏曰:壬音挺,俗從王誤。」按為呈之俗字,故今定作呈之異體。

()

=>」之異體。

()

=>C02690」之異體。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十四清.頁26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四清.馳貞切.頁239-240
去聲.四十五勁.直正切.頁60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四清.頁36.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去聲.頁146.右
卷二.經下平聲.頁182.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