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A00539
字號A00539正字 - 04 - 07 
說文釋形,嗛也。从口,今聲。(胡男切)
注音(一)ㄏㄢˊ (二)ㄏㄢˋ
漢語拼音(一)hán (二)hàn
釋義

(一)   ㄏㄢˊ

1.  啣物於嘴,不嚥不吐。《說文解字.口部》:「含,嗛也。」《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有燕銜卵墮之,契母得,故含之,誤吞之,即生契。」《後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吳祐》:「乃齧指而吞之,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吳生。』」

2.  藏存其中,包容。如:「包含」、「含水分」、「含養分」、「含苞待放」。東周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宋.文天祥〈正氣歌〉:「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3.  懷帶。如:「含怒」、「含恨」、「含羞帶怯」、「含情脈脈」。《管子.宙合》:「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陽也,故愁其治言,含愁而藏之也。」《戰國策.趙策二》:「秦雖辟遠,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宋.方岳〈湖上〉詩八首之三:「庭院日長簾幙靜,含情脈脈看春歸。」

4.  忍受、忍耐。如:「茹苦含辛」。《左傳.宣公十五年》:「國君含垢,天之道也。」三國魏.劉劭《人物志.釋爭》:「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為伸,故含辱而不辭。」《舊五代史.卷一○二.漢書.隱帝本紀中》:「先王厚德,包垢含辱。」

(二)   ㄏㄢˋ

古代殮葬時,讓死者含珠玉等物於嘴中。通「琀」。《廣韻.去聲.勘韻》:「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公羊傳.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實也。」漢.何休.解詁:「緣生以事死,不忍虛其口。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貝,春秋之制也。」《戰國策.趙策三》:「鄒、魯之臣,生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

A00539
A00539-014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七畫.含字》引〈唐文林郎新喻縣丞胡儼墓誌銘〉。


A00539
A00539-018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七畫.含字》引〈唐京兆韋氏室女都師墓誌〉。


A00539
A00539-007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口部.含字》引〈隋淳于儉墓誌文〉。


A00539
A00539-010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含字》引〈魏元文墓誌〉。

《古文四聲韻.平聲.麻韻》。


A00539
A00539-016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七畫.含字》引〈唐使持節文州諸軍事文州刺史陳察墓誌〉。


A00539
A00539-003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覃韻.含字》引〈成陽令唐扶頌〉。

《干祿字書.平聲》。

《中華字海.人部》。


A00539
A00539-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平聲.覃韻》。


注音 (1)ㄏㄢˊ (2)ㄏㄢˋ
漢語拼音 (1)hán (2)h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含」之異體。《說文.口部》:「含,嗛也。從口今聲。」《字鑑.平聲.覃韻》:「含,胡南切。《說文》:『嗛也。從口、今聲。』俗上從號令字作,誤。」《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含、非。」《重訂直音篇.口部》:「含,胡南切,銜也,容也。,俗。」按含之與,正俗之間,諸書從違不一。《玉篇.口部》、《廣韻.平聲.覃韻》、《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古文四聲韻.平聲.麻韻》皆作「」;《集韻.平聲.覃韻》、《類篇.口部》、《四聲篇海.口部》、《字彙.口部》、《正字通.口部》、《康熙字典.口部》皆作「含」。是二字通用,今以為「含」之異體字。

A00539
A00539-004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覃韻.含字》引〈安平相孫根碑〉。

《書法字彙.口部》。


A00539
A00539-013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嶺南逸事〉。


A00539
A00539-01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含字》引〈隋宮人御女唐氏墓誌〉。

《中華字海.口部》。


A00539
A00539-008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口部.含字》引〈唐高道不仕房有非墓誌〉。


A00539
A00539-017-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七畫.含字》引〈唐晉昌唐氏張五墓誌〉。


A00539
A00539-006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口部.含字》引〈魏顥祖嬪侯夫人墓誌〉。

《中華字海.口部》。


A00539
A00539-009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口部.含字》引〈唐彭城劉夫人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二十二覃.頁221.左
平聲.二十二覃.頁221.左
隸辨
卷二.平聲.二十二覃.頁31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右
五經文字
口部.頁74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二覃.胡南切.頁283
去聲.五十三勘.胡紺切.頁62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二十二覃.頁41.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227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甘下平聲.頁369.左
卷四.甘下平聲.頁36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一覃.頁102.左
卷二.平聲.十一覃.頁102.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4: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