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07A00507A00507A00507A00507A00507
字號A00507正字 - 03 - 06 
說文釋形

大徐本:,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詩》曰:「塞向墐戶。」徐鍇曰:「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許諒切)
段注本:,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詩》曰:「塞向墐戶。」(許諒切)

注音ㄒㄧㄤˋ
漢語拼音xiàng
釋義

1.  朝北的窗子。《說文解字.部》:「向,北出牖也。」《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齊民要術.卷五.種紫草》:「入五月,內著屋中,閉戶塞向,密泥,勿使風入漏氣。」

2.  方位。如:「方向」、「暈頭轉向」。《國語.周語上》:「明利害之向。」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一》:「南北向皆有脊中亙。」

3.  對著、朝著。如:「向陽」、「相向」。《莊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詩:「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4.  意志的歸趨。如:「志向」、「意向」。《孫子.九地》:「並敵一向,千里殺將。」《南史.卷二八.列傳.褚裕之》:「建安王休仁,人才令美,物情宗向。」

5.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汲黯》:「上方向儒術,尊公孫弘。」《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列傳.賈敦頤》:「鹹亨初,敦實為洛州長史,亦寬惠,人心懷向。」

6.  前往。《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是歲,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征六安,皆不克,還。」《三國演義第三○回:「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

7.  臨近、接近。如:「向晚」。《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段熲》:「今適期年,所耗未半,而餘寇殘燼,將向殄滅。」唐.白居易〈東坡種花〉詩二首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8.  偏袒、偏愛。如:「爸爸總是向著小妹。」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不妨事,妳向著俺哩。」《紅樓夢》第五五回:「偏一個向一個。」

9.  昔日、先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既出,得其傳,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唐.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10.  方才、剛才。《莊子庚桑楚》: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金史.卷八五.世宗諸子列傳.永功》:「向見年少婦人自水邊小徑去矣。」

11.  一直以來、從來。如:「向來」、「向有研究」。《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九齣:「我與你向受娘娘之恩,無從報答。」

12.  當介詞:

(1)   相當於「對」、「朝」,表動作之對象。如:「向人請教」。《紅樓夢》第五七回:「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嘴脣人中上邊著力掐了兩下,掐得指印如許來深,竟也不覺疼。」《儒林外史》第五回:「何不向你爺說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

(2)   相當於「朝」、「往」,表動作之方向。如:「向前看」。唐.李白〈贈崔郎中宗之〉詩:「日從海旁沒,水向天邊流。」《老殘遊記》第九回:「向北一轉,又向東一轉,朝北朝東俱有玻璃窗。」

(3)   相當於「從」、「由」、「自」。表動作之起點。唐.白居易〈孔戡〉:「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絃。」《西遊記》第七一回:「日期滿足才開鼎,我向當中跳出來。」

(4)   相當於「在」。表動作之地點。唐.曹鄴〈放歌行〉:「三閭有何罪,不向枕上死。」《水滸傳》第一二回:「那時看的人雖然不敢近前,向遠遠地圍住瞭望。」

(5)   相當於「至」。表動作之時間。陳玄祐《離魂記》:「向今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胡顏獨存也?」

13.  連詞。假若、如果。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向不為斯役,則久病矣。」.杜甫〈惜別行送劉僕射判官〉詩:「向非戎事備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

14.  助詞。加強語氣,置於語尾。宋.柳永〈法曲第二.青翼傳情〉詞:「怎生向,人間好事到頭少。」宋.黃庭堅〈轉調醜奴兒〉詞:「而今目下,恓惶怎向,日永春遲。」

15.  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莒縣南。

16.  姓。如晉代有向秀。


=>」之異體。
A00507
A00507-005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口部》。


注音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向」之異體。《增廣字學舉隅.正去聲》:「向,非。」《中國書法大字典.口部》引解縉向作「」。《佛教難字字典.口部》向字異體字有「」。《廣碑別字.六畫》引清〈泰安關帝廟建殿題字〉向作「」。故定作「向」之異體。

A00507
A00507-00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漾韻》。


注音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向」之異體。《集韻.去聲.漾韻》:「向、。許亮切。《說文》:『北出牖也。』引《詩》『塞向墐戶。』或從。」按《集韻》作,註謂或從,從之字當作,是則一字,皆為向之異體。

A00507
A00507-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片部》。


注音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向」之異體。《說文解字.部》:「,北出牖也。從從口。《詩》曰:『塞向墐戶。』徐鍇曰:『牖所以通人气,故從口。』」《四聲篇海.部》:「,許亮切,對也,也,北出牖也。《詩》云:『塞墐戶。』,音,義同。」《字彙補.部》:「字之訛。」《康熙字典.片部》:「,《龍龕》同。」按向為北出牖,牖之所以從者,穿壁以木為交窗也,,半木也,之從,亦猶是也。訛為,以向同形似,《字彙補》謂字之訛是也,之訛字,故定為向之異體。

A00507
A00507-002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片部》。


注音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向」之異體。《說文》:「,北出牖也。從從口。《詩》曰:『塞向墐戶。』徐鍇曰:『牖所以通人气,故從口。』」《四聲篇海.部》:「,許亮切。對也,也,北出牖也。《詩》云:『塞墐戶。』」《正字通.部》;「,許亮切,音項,窗也。本作向。」按向為北出牖,所以加片作者,亦猶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故從,半木也。實在為向之累增字,故定作向之異體。

A00507
A00507-006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片部》。


A00507
A00507-003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穴部》。


注音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向」之異體。《康熙字典.穴部》:「,《韻海》與向同。」《佛教難字字典.口部》向異體字收有「」。今據《康熙字典》定為向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去聲.四十一漾.頁437.左
去聲.四十一漾.頁437.左
隸辨
卷四.去聲.四十一漾.頁60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9.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四十一漾.式亮切.頁597
去聲.四十一漾.許亮切.頁599
去聲.四十一漾.許亮切.頁599
上聲.三十六養.許兩切.頁41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二十三漾宕韻.頁149.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67.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上去聲.頁346.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6: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