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
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A00479
字號A00479正字 - 16 - 18 
說文釋形,聚也。从丵,取聲。(徂紅切)
,艸叢生貌。从艸,叢聲。(祖紅切)
注音(一)ㄘㄨㄥˊ (二)(又音)ㄘㄨㄥ
漢語拼音(一)cóng (二)(又音)cōng
釋義

()ㄘㄨㄥˊ
聚集。如:「草木叢生」。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飾文采,叢珍怪。」資治通鑑.卷二四○.唐紀五十六憲宗元和十三年:「今退既不許,言又不聽,臣如烈火燒心,眾鏑叢體。」

❶灌木。淮南子.真:「夫鳥飛千仞之上,獸走叢薄之中。」
❷引申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如:「花叢」、「草叢」、「人叢」、「論叢」。
❸姓。如南唐有叢

密集、繁雜。如:「叢書」。漢書.卷九十.酷吏傳.贊曰:「張湯死後,罔密事叢,以耗廢。」

()(又音)ㄘㄨㄥ
(
)之又音

A00479
A00479-021
部首筆畫  - 04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A00479
A00479-019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八畫.叢字》引〈嶺南逸事〉。


A00479
A00479-006
部首筆畫  - 1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又部.叢字》引〈唐李元軌墓誌〉。


A00479
A00479-032
部首筆畫  - 1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八畫.叢字》引〈嬌紅記〉。


注音 ㄘㄨㄥˊ
漢語拼音 cóng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說文解字.部》:「,聚也。從,取聲。徂紅切。」《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八畫》「叢」引〈嬌紅記〉作「」。按「叢」字從「取」聲,「取」字從又耳。然而後世俗字多有作「」者,雖屬訛字,但行之已久,故「叢」字俗亦有作「」者,遂為異體矣。

A00479
A00479-005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又部.叢字》引〈魏安豊王妃馮氏墓誌〉。


A00479
A00479-022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又部》。


A00479
A00479-027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叢字》引〈唐護軍李遠墓誌〉。


A00479
A00479-029
部首筆畫  - 17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叢字》引〈唐鄭州中牟縣主簿楊軌墓誌〉。


A00479
A00479-014
部首筆畫  - 17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叢字》引〈唐王操墓誌〉。


A00479
A00479-002
部首筆畫  - 22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叢字》引〈唐彌勒像碑〉。

《偏類碑別字.又部.叢字》引〈唐彌勒象碑〉。


注音 ㄘㄨㄥˊ
漢語拼音 cóng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說文解字.部》:「,聚也。從,取聲。徂紅切。」《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叢」下引〈唐彌勒像碑〉作「」。《偏類碑別字.又部》引同。《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同引〈唐彌勒象碑〉則作「」,誤,當作「」,蓋同碑同字不當有二形。按「叢」本從,取聲。因訓聚義,故「」字乃從聚,聚亦聲。「聚」亦「取」聲也。故「」即「叢」之異體。

A00479
A00479-026
部首筆畫  - 23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叢字》引〈唐彌勒像碑〉。


A00479
A00479-00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木部》。

《正字通.木部》。


注音 ㄘㄨㄥˊ
漢語拼音 cóng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說文解字.部》:「,聚也。從,取聲。徂紅切。」《字彙.木部》:「A00479-001,古文叢字。」《正字通.木部》:「A00479-001,同叢。」《增廣字學舉隅.卷二.古文字略》:「A00479-001,古叢字。」按依上各書之說,「A00479-001」與「叢」當是重文,今以「叢」為正,則「A00479-001」為異體矣。

A00479
A00479-033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八畫.叢字》引〈嶺南逸事〉。


A00479-034
部首筆畫  - 18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木部》。

《漢語大字典.木部》。


#「」另兼正字。

A00479
A00479-008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又部.叢字》引〈隋禮部侍郎陳叔明墓誌〉。


A00479
A00479-011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叢字》引〈隋陳叔明墓誌銘〉。


A00479-004-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東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ㄘㄨㄥˊ #ㄗㄡ
漢語拼音 cóng #zōu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菆」當是「叢」之異體。查《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叢」下引〈漢嵩山少室石闕銘〉作「菆」並有按語云:「菆即叢。《說文》叢,聚也。從,取聲。,草叢生貌。故此省為,義亦通也。」《偏類碑別字.又部》及《碑別字新編》「叢」字下皆引〈魏安豊王妃馮氏墓誌〉作「」。「」或變為「菆」;「菆」行草又可作「」。然則「」當為「叢」之異體。《集韻.平聲.東韻》:「、菆、A00479-001,《說文》艸叢生貌,或作菆、A00479-001。徂聰切。」依《集韻》及上證為「叢」之異體,則當音ㄘㄨㄥˊ。義為「聚也。」

#「」另兼正字。

A00479
A00479-03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叢字》引〈唐洛陽樂師墓誌〉。


A00479
A00479-02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叢字》引〈齊毛叉擢造像〉。


A00479
A00479-01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叢字》引〈隋謝岳墓誌〉。


A00479
A00479-007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又部.叢字》引〈唐尉遲汾狀嵩高靈勝詩〉。


A00479
A00479-017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草部》。


A00479
A00479-020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A00479
A00479-016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草部》。


A00479
A00479-004-2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叢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ㄘㄨㄥˊ (二)ㄘㄨㄥˊ
漢語拼音 (一)cóng (二)cóng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說文解字.部》:「,聚也。從,取聲。徂紅切。」《玉篇.部》:「叢,俗作。」《廣韻.平聲.東韻》:「叢,聚也。徂紅切。,俗。」《四聲篇海.艸部》:「,俗音叢,義同。」《字彙.艸部》:「,與叢同。」《正字通.艸部》:「,舊註與叢同。」

按「叢」從取聲,「」從聚聲,「聚」從取聲。故「叢」「」音韻相同。又「叢」訓聚也。「」從聚聲,亦有聚義,是以「叢」與「」同,「叢」為正字,「」為異體矣。

()

=>」之異體。

A00479
A00479-009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叢字》引〈魏元湛妃王令瑗墓誌〉。


A00479
A00479-010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叢字》引〈隋呂胡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4.右
五經文字
丵部.頁2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東.徂聦切.頁9
平聲.一東.徂聦切.頁9
去聲.十四泰.徂外切.頁52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一.平聲.一東.頁10.左
六書正譌
平聲.一東韻.頁10.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丵部.頁14.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5
卷二.正譌.頁185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42.右
卷二.公下平聲.頁142.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