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412A00412A00412A00412A00412A00412A00412
字號A00412正字 - 09 - 11 
說文釋形,伏地也。从勹,畐聲。(蒲北切)
注音ㄈㄨˊ
漢語拼音
釋義

「匍匐」:

(1)  手足伏地爬行。《說文解字.勹部》:「匐,伏地也。」《玉篇.勹部:匍,匍匐,……手行。」《詩經.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莊子.秋水》:「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先生伏質就地,匍匐北進。」

(2)  俯身伏地。《玉篇.勹部:匍,匍匐,伏也。」《禮記.問喪》:「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唐.范攄《雲谿友議.卷下.金仙指》:「老僧盥嗽,雙鳩從口而出,一則能行,一則匍匐在地。」

(3)  喻盡力。《玉篇.勹部:匍,匍匐,……盡力也。」《詩經.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漢.鄭玄.箋:「匍匐,言盡力也。」晉.劉琨〈答盧諶〉詩:「裹糧攜弱,匍匐星奔。」

※亦作「匍伏」、「蒲伏」、「蒲服」。

A00412
A00412-005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匐字》引〈隋比丘尼修梵石室誌〉。


A00412
A00412-004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匐字》引〈唐泉州龍溪縣尉李君墓誌〉。


A00412
A00412-006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部》。


A00412
A00412-001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德韻》。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匐」之異體。匐,《說文解字.勹部》:「,伏地也。從勹,聲。」《廣韻.入聲.德韻》:「匐,匍匐。」下出「」字,注云:「上同。」《字彙.勹部》、《正字通.勹部》:「,同匐。」按聲符尃、,古音同或聲紐同。今據《廣韻》、《字彙》、《正字通》定「」為「匐」之異體。

A00412
A00412-007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德韻》。


A00412
A00412-002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新修本《康熙字典.足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足部》。


A00412
A00412-003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足部》。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匐」之異體。匐,《說文解字.勹部》:「,伏地也。從勹,聲。」《字彙.足部》:「,蒲北切,音匐,伏仆也。」《正字通.足部》:「,俗匐字。」校正本、新修本《康熙字典.足部》並據引。《中文大辭典.足部》據以謂:「,匐之俗字。」《漢語大字典.足部》《中華字海.足部》據以謂:「,同匐。」按「」字由「匐」加形符「足」而成,於字意益顯。故「」可為「匐」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勹部.頁1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一屋.步木切.頁636
入聲.二十五德.鼻墨切.頁762
入聲.一屋.房六切.頁641
去聲.十遇.符遇切.頁495~49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入聲.頁14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5: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