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837A01837A01837A01837
字號A01837正字 - 07 - 11 
說文釋形「勗」《說文》本作「勖」。
大徐本:,勉也。《周書》曰:「勖哉夫子。」从力,冒聲。(許玉切)
段注本:,勉也。从力,冒聲。《周書》曰:「勖哉夫子。」(許玉切)
注音ㄒㄩˋ
漢語拼音
釋義

鼓舞、勉勵。如:「勗勉」。《說文解字.力部》:「,勉也。」《六書正譌.入聲.沃燭韻》:「,俗作。」《詩經.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勗寡人。」漢.蔡琰〈悲憤〉詩:「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厲。」


=>」之異體。
A01837
A01837-00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力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ㄒㄩˋ (二)ㄒㄩˋ
漢語拼音 (一)xù (二)xù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為「勗」之異體。勗,原為「勖」之俗字,而部頒常用字取「勗」為正字。《龍龕手鏡.力部》云:「,二俗,許玉反,正作勗。」《四聲篇海.力部》亦云:「,二,許玉切,正作。」據此,「」當為「勗」之異體。

()

=>」之異體。

A01837
A01837-002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力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ㄒㄩˋ (二)ㄒㄩˋ
漢語拼音 (一)xù (二)xù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為「勗」之異體。勗,原為「勖」之俗字,而部頒常用字取「勗」為正字。至於,則見於《龍龕手鏡.力部》:「、勖,二俗,許玉反,正作勗。」而《字彙補.力部》亦云:「,與勗同。」據此,當為勗之異體。《海篇心鏡.身體門.力部》即云:「,音旭,正作勗。」為《康熙字典.力部》所引,《重訂直音篇.卷二.力部》亦云:「勗,音旭,勉也;勖、,上同。」為勗之異體,當無疑義。

()

=>」之異體。

A01837-001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入聲.沃濁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ㄩˋ #ㄒㄩˋ
漢語拼音 xù #xù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勖」為「勗」之異體。勖,《說文解字.力部》篆體作「」,勉也,從力冒聲。而「勗」字未見於《說文》,見於《玉篇.力部.勗字》謂勉也。《集韻.入聲.燭韻》及《類篇.力部》皆收「勗」,而引《說文》勉也。《集韻考正.卷九.入聲.燭韻》云:「勗,注《說文》勉也;按《說文》勖,從力冒聲,此上從曰,下從助,非。」《六書正.入聲.沃濁韻》:「勖,吁玉切,勉也,從力冒聲,俗作勗,非。」可見「勗」本為「勖」之俗訛。如今部頒常用字既從俗取「勗」為正字,則「勖」當收為「勗」字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1837
A01837-006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日部》。


=>」之異體。

A01837
A01837-00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四.入聲.屋韻》。

《經典文字辨證書.力部》。

《彙音寶鑑.恭上入聲》。


=>」之異體。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三燭.吁玉切.頁654
入聲.一屋.許六切.頁64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二沃燭韻.頁164.左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一屋.頁557.上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力部.頁8.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入聲.頁274.左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入聲.頁278.右
卷三.恭上入聲.頁278.右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2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