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C00727C00727C00727C00727C00727
字號C00727正字 - 06 - 08 
說文釋形「劻」《說文》不錄。
注音ㄎㄨㄤ
漢語拼音kuāng
釋義

1.  輔佐。同「匡」。明.張國維〈海瑞開吳淞江祭江神文〉:「默相劻助,遙望神幢。」

2.  「劻勷」:急迫不安貌。《玉篇.力部》:「(劻),(劻)勷,遽也。」《正字通.力部》:「劻,劻勷,急遽貌。」唐.韓愈〈劉統軍碑〉:「蔡卒幸喪,圍我許郛。新師不牢,劻勷將逋。」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參軍與縣尉,塵土驚劻勷。」

C00727
C00727-003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


#「N00434」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ㄎㄨㄤ (二)ㄨㄤ #ㄎㄨㄤ
漢語拼音 (一)kuāng (二)wāng #kuā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劻」之異體。「劻」字始見《類篇.力部》,曰:「曲王切,劻勷、遽也。」《字彙.力部》、《正字通.力部》並同。

」字始見《龍龕手鑑.人部》,僅曰:「俗。」未詳何字之俗也,而《字彙.人部》、《正字通.人部》均曰:「與『』同。」者曲脛人也。然《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五.張直方》曰:「知古儴,趠於庭中。」《聊齋志異.嫦娥》:「值一女子,垢面敝衣,儴如丐。」則與「劻勷」同,急遽不安之貌也。據此可知:「」之本誼乃曲脛者,以為「儴」,乃疊韻連語,是為假借用字,而與「劻勷」同也。此字雖因用字假借而為「劻」之異體,然文獻有據,故可收。

#「N00434」另兼正字。

()

=>」之異體。

C00727
C00727-002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


注音 ㄎㄨㄤ
漢語拼音 kuā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劻」之異體。「劻」字始見《類篇.力部》,曰:「曲王切。劻勷、遽也。」《字彙.力部》、《正字通.力部》並同。

」字始見《玉篇.力部》,曰:「曲王切。勷,遽也。」《廣韻.平聲.陽韻》、《集韻.平聲.陽韻》並同。字書雖不言與「劻」之關係,然自「劻勷」、「勷」二詞同為「曲王切」、「遽也」可知:此二字乃疊韻連語也。夫疊韻連語本無正字,凡音同、音近者皆可為之,此猶「委蛇」可作「逶迤」、「倭夷」、「委移」、「威遲」等是也。復次,就字形而言,「劻」與「」形近,恐是傳鈔之際筆畫減省者也,其為一字當可認定,此《正字通.力部》、《康熙字典.力部》、《中文大辭典.力部》引《集韻》均作「劻」故也。夫「」字雖較「劻」字早出,然《異體字字典》既以「劻」為正字,則「」為其異體矣,故可收。

C00727
C00727-004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


C00727
C00727-00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


C00727
C00727-00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


注音 ㄎㄨㄤ
漢語拼音 kuā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劻」之異體。「劻」字始見《類篇.力部》,曰:「曲王切。劻勷、遽也。」《字彙.力部》、《正字通.力部》並同。

」字始見《類篇.犬部》,曰:「曲王切。勷,遽也。」不言與「劻」之關係,然據「劻勷」、「勷」二詞可知:此二字同為疊韻連語。夫疊韻連語本無正字,凡音同、音近者皆可為之,如「委蛇」可作「逶迤」、「倭夷」、「委移」、「威遲」是也。「劻」、「」既為連語用字,以何者為正,本無定論,然字書多以「劻」為正,當是以通行為取擇準的也。「劻」字既為正字,則「」字自為其異體,故《字彙.犬部》、《正字通.犬部》均云:「,俗『劻』字。」信然也,故可收。

龍龕手鏡(高麗本)
力部.頁516
龍龕手鑑
v3.力部.頁56.A10_B1
玉篇(元刊本)
力部.頁129
廣韻
平聲.十陽.去王切.頁177
集韻
平聲.十陽.曲王切.頁218
類篇
力部.頁517
力部.頁555
v2.力部.頁74
v3.力部.子下.頁71
上.力部.頁347
卷二.公上平聲.頁122.右
中文大辭典
v2.力部.頁26
力部.v1.頁369
力部.頁195.A
力部.卷二.頁145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7 19: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