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85
字號A00385正字 - 05 - 07 
說文釋形「努」《說文》不錄。
注音ㄋㄨ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勤勉、盡力。如:「努力」。《廣韻.上聲.姥韻》:「努,努力。」《集韻.上聲.姥韻》:「努,《方言》:『勉也。』」《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蔡父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2.  用力過猛。明.朱橚《普濟方.卷二八九.癰疽門.發背潰後附論》:「麒麟竭散,治癰腫發背惡瘡,生肌後用力勞動努傷,出血不止。」《水滸傳》第一○○回:「你眾人枉費了力,箭頭不發,努折箭桿。」《程乙本紅樓夢》第七五回:「這也彀了,且別貪力,仔細努傷著。」

3.  突起、鼓出。《舊唐書.卷二○○下.列傳.黃巢》:「先有謠言云:『金色蝦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唐.彥謙〈采桑女〉詩:「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才努青鴉嘴。」《紅樓夢》第六七回:「旁邊紫鵑將嘴向床後桌上一努,寶玉會意,往那裡一瞧。」

4.  書法指「永字八法」之豎筆。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二.永字八法》:「三豎為弩。」《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三.論書三.永字八法》引作「努」。亦作「弩」。

A00385-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模韻》。


注音 ㄋ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努」之異體。努,《說文》未見。《廣韻.上聲.姥韻》有「努」,云:「努力。」《集韻》「努」字兩見,一見《集韻.平聲.模韻》農都切:「努、」並列,云:「戮力也,或作。」一見《集韻.上聲.姥韻》暖五切:「努,方言勉也。」《四聲篇海.力部》:「努,乃都切,戮力也;又徒古切,努力也。」《四聲篇海.人部》:「,乃都切,戮力也。」其後《字彙》與《正字通》等,所見略同,是知「努」有二音,而「」僅一音,而為「努」平聲戮力之義之異體字,當收。

A00385
A00385-002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力部》。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模.農都切.頁88
上聲.十姥.暖五切.頁339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八.姑下平聲.頁60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