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A00350
A00350A00350A00350
字號A00350正字 - 06 - 08 
說文釋形大徐本:,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征例切)
段注本:,裁也。从刀、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征例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zhì
釋義

1.  決斷、裁決。如:「裁」。《說文解字.刀部》:「制,裁也。从,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制曰:『可。』」

2.  切割。《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

3.  訂定、規劃。如:「制禮作樂」、「因地制宜」。《禮記.明堂位》:「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

4.  法度、規定。如:「法制」、「制度」。《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5.  服尊親長之喪。如:「父制」、「母制」。清.李漁《奈何天》第二齣:「後來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滿,目下就要迎娶過門。」《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6.  管束、阻止。如:「控制」、「限制」。《說文解字.刀部》:「制,……一曰止也。」《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7.  製造。同「製」。如:「製作」。《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之異體。

A00350
A00350-009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祭韻.制字》引〈孔廟置卒史碑〉。


A00350
A00350-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字彙.刀部》云:「,古文制字。」《正字通.刀部》則云:「,制本字。《說文》:,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也。一曰:止也。篆作。六書故楷作。舊註:,古文制字。誤。」《康熙字典.刀部》亦云:「,本作,隸作制。」《中文大辭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皆引《正字通》謂「」為「制」之本字,《佛教難字字典.刀部》、《中華字海.部》亦皆定「」、「制」為同字。標準字體以「制」為正字,故可收「」字為其異體。

A00350
A00350-017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制字》引〈齊高潤墓誌〉。


A00350
A00350-004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字彙.刀部》云:「,同上(,古制字),古文。」《正字通.刀部》則云:「,訛字。舊註古文制字,非。」又云:「秦碑制或作,亦作,疑傳寫脫誤。舊本皆以為古文制字,非。」《康熙字典.刀部》亦引《正字通》定作訛字,而云:「按玉篇作古文制,集韻、韻會制古作。此作,訛。」說與《正字通》異。《中文大辭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皆以「」為古文「」之訛字。不論「」字係屬「」字之形訛亦或「制」字之形訛,其與「制」字無別則可知矣,故可收「」字為「制」字之異體。

A00350
A00350-018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制字》引〈隋嚴元貴墓誌〉。

《中華字海.刂部》。


A00350
A00350-019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刀部》。

《四聲篇海.刀部》。


A00350
A00350-002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玉篇.刀部》云:「制,之世切,法度也,裁也,折也,斷也。,古文。」《類篇.刀部》、《康熙字典.刀部》、《中文大辭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佛教難字字典.刀部》亦皆以「」為「制」之古文。《正字通.刀部》則云:「,訛字。秦碑制或作,亦作,疑傳寫脫誤。舊本皆以為古文制字,非。」不論所言孰是,而「制」字或書作「」則無疑,故「」字可收為「制」字之異體。

A00350
A00350-020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祭韻》。

《四聲篇海.刀部》。


A00350
A00350-02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刀部》。


A00350
A00350-005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字彙補.刀部》云:「,古文制字。見《說文長箋》。亦作。」《康熙字典.刀部》亦引《說文長箋》定「」為「制」之古文。《中文大辭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中華字海.部》則逕引《說文》古文。今按「」字既為《說文》所載古文「」字之隸定,自可收為「制」字之異體。

A00350
A00350-00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云:「、制,以上古文。」《正字通.刀部》則云:「,訛字。舊註音制,斷也,正也,與制字義同。因古文制篆作,訛從岝,誤。分為二。六書無。」《中文大辭典.刀部》引《正字通》定「」為「制」之訛字,《康熙字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中華字海.部》則據《篇海》定「」、「制」為同字。不論「」字是古文抑或訛字,其與「制」字無別則可知矣。故可收為「制」字之異體。

A00350
A00350-006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祭韻》。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形初見於《集韻.去聲.祭韻》,云:「制,古作。」《中華字海.部》亦引《集韻》謂「」同「制」。按《說文解字.刀部》制字古文作「」,隸變作「」,《集韻.去聲.祭韻》作「」者,當係「」字之訛變。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制」字之異體。

A00350
A00350-014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制字》引〈唐戴令言墓誌〉。


A00350
A00350-02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刀部》。


A00350-007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手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ㄓˋ (一)ㄊㄨㄢˊ #ㄉㄨㄢ
漢語拼音 (二)zhì (一)tuán #duā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

「剬」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史記.五帝本紀》:「顓頊依鬼神以剬義。」張守節〈正義〉云:「剬,古制字。」《偏類碑別字.刀部》引〈魏寇憑墓誌〉、《佛教難字字典.刀部》亦引碑文定「剬」為「制」。今考《康熙字典.手部》「」字下註云:「按集韻制古作字之訛。」蓋以「」字偏旁作「剬」者,係「」字之形訛也。據此以推,「制」字或書作「剬」者,當亦「」字之訛變。《偏類碑別字.衣部》引〈魏鄒縣男唐耀墓誌〉「製」字作「」,亦可引以為佐證,然則「剬」字可收為「制」字之異體。

又「剬」字《說文解字.刀部》作「」,云:「斷齊也,從刀耑聲。」音ㄊㄨㄢˊ。與「制」字音義各異。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A00350
A00350-008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zh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本作,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康熙字典.刀部》、《中文大辭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中華字海.部》皆引《集韻》謂「」為「制」之古文;今考《集韻.去聲.祭韻》云:「制,古作。」而《類篇.刀部》則云:「制,古作。」「」、「」二字依《正字通.刀部》考正,當係「制」字之脫誤;「」、「」二字則當為古文「」字之訛變,至於「」字則又由「」字訛變而來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為「制」字之異體。

A00350
A00350-021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刀部》。


A00350
A00350-024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八畫》。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去聲.十三祭.頁385.左
隸辨
卷四.去聲.十三祭.頁535.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刀部.頁4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三祭.征例切.頁51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八霽祭韻.頁125.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二寘.頁552.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刀部.頁7.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嘉上去聲.頁90.右
卷六.居上去聲.頁51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四祭.頁227.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