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33A00333A00333A00333A00333A00333A00333A00333A00333A00333
字號A00333正字 - 02 - 04 
說文釋形「刈」《說文》本作「乂」。
大徐本:,芟艸也。从丿,从乀,相交。,乂或从刀。(魚廢切)
段注本:,芟艸也。从丿、乀,相交。,乂或从刀。(魚廢切)
注音(一)ㄧˋ (二)ㄞˋ
漢語拼音(一)yì (二)ài
釋義

(一)   ˋ

1.  割草。如:「刈草」、「刈麥」。《詩經.周南.葛覃》:「維葉莫莫,是刈是濩。」《楚辭.屈原.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晉書.卷八八.孝友列傳.孫晷》:「時年饑,穀貴,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即更取器用,剷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2.  割草之農具。即鎌刀。《國語.齊語》:「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三國吳.韋昭.注:「刈,鎌也。」

3.  砍殺。《呂氏春秋.慎大覽.順說》:「刈人之頸,刳人之腹。」《新唐書.卷八五.列傳.竇建德》:「我無罪,王何信讒,自刈左右手乎?」宋.蘇軾〈教戰守策〉:「使其心志安於斬殺伐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

4.  消滅。《國語.吳語》:「今天王既封植越國,以明聞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孤本元明雜劇.陳倉路.第一折》:「則他那逆天背理可釤,我則待要勦除亂掠扶家國,長驅席捲安邊地。」

5.  姓。如宋有刈懷。《萬姓統譜.寒韻》:「刈,見《姓苑》。刈懷,宋人。

=>「」之異體。

(二)   ˋ

」之異體。

A00333
A00333-003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四畫.刈字》引〈唐鄭子尚墓誌〉。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刈」之異體。刈,段注本《說文解字.丿部》作「」,云:「芟艸也。從丿從相交。,乂或從刀。」故知「刈」之本形作「乂」,其後累增為「刈」。「」乃「刈」之訛變,見《碑別字新編.四畫.刈字》引〈唐鄭子尚墓誌〉,又見於《四聲篇海.刀部》,故可收為「刈」之異體。

A00333
A00333-002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四畫.刈字》引〈魏伏夫人昝雙仁墓誌〉。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刈」之異體。刈,段注本《說文解字.丿部》作「」,云:「芟艸也。從丿從相交。,乂或從刀。」故知「刈」之本形作「乂」,其後累增為「刈」。「」蓋為「刈」之訛變,見《碑別字新編.四畫.刈字》引〈魏伏夫人昝雙仁墓誌〉,又見於《敦煌俗字譜.刀部》,故應收為「刈」之異體。

A00333
A00333-001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刈」之異體。刈,段注本《說文解字.丿部》作「」,云:「芟艸也。從丿從相交。,乂或從刀。」故知「刈」之本形作「乂」,其後累增為「刈」。「」蓋為「刈」之俗體。《字彙補.刀部》:「《戰國策.註》:猶者也。《龍龕手鑑》云:,古刈字。」經查《龍龕手鑑》無此語,而士禮居叢書本《戰國策.燕策二》:「吾必不聽眾口與讒言,吾信汝也,猶者也。」元吳師道注:「《龍龕手鑑》:『,古字。』愚謂即刈字也。刈者,斬斷果決之意。」則以「」為「刈」,乃《字彙補.刀部》隱栝吳注者也。故可收為「刈」之異體。

A00333
A00333-008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刂部》。


A00333
A00333-009-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刀部》。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稱》。


A00333
A00333-006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廢韻.刈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之異體。

注音 (二)ㄧˋ (一)(1)ㄞˋ (2)ㄧˋ
漢語拼音 (二)yì (一)(1)ài (2)yì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

」為「刈」之異體。刈,段注本《說文解字.丿部》作「」,云:「芟艸也。從丿從相交。,乂或從刀。」「乂」形增加義符「」,即為「艾」字,「」又為「艾」之訛變。此形見於《漢隸字源.去聲.廢韻》引〈孟郁脩堯廟碑〉,可收為「刈」之異體。

()

=>」之異體。

A00333
A00333-011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廢韻.刈字》引〈南陽太守秦頡碑〉。


=>」之異體。

A00333-005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廢韻》。


#「」另兼正字。

注音 ˋ #(1)ㄞˋ (2)ㄧˋ
漢語拼音 yì #(1)ài (2)yì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刈」之異體。刈,段注本《說文解字.丿部》作「」,云:「芟艸也。從丿從相交。,乂或從刀。」「乂」形增加義符「刀」,為「刈」字,已見《說文》;增加義符「」,即為「艾」字。此形見於《集韻.去聲.廢韻》,故可收為「刈」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0333
A00333-012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廢韻.刈字》引〈費鳳別碑〉。


A00333
A00333-010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廢韻.刈字》引〈石經尚書殘碑〉。


A00333
A00333-004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刈」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丿部》作「」,云:「芟艸也。從丿從相交。,乂或從刀。」故知「刈」之本形作「乂」,其後累增為「刈」。「」則為「刈」上再增「」義。此形見於《佛教難字字典.刀部》,可收為「刈」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二十廢.頁555.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二十廢.魚刈切.頁537
四部備要本.去聲.頁35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八.閒下去聲.頁637.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