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器銳利之部分。俗稱為「刀口」。《正字通.刀部》:「刃,刀口,所用割切也。」《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聊齋誌異》卷二:「按夫人項,著力如切腐狀,迎刃而解,首落枕畔。」
2. 泛稱具有鋒刃之兵器。漢.王充《論衡.論死》:「今人死手臂朽敗,不能復持刃。」唐.柳宗元〈童區寄傳〉:「因取刃殺之。」
3. 以刀劍砍殺。《韓非子.姦劫弒臣》:「公請自刃於廟。」《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刃字》。
(一)
「」為「刃」之異體。刃,段注本《說文解字.刃部》作「」,云:「刀鋻也。(鋻,各本作堅,今正。)象刀有刃之形。」《隸辨.卷六.偏旁》「刃」字下云:「刃,《說文》作,象刀有刃之形,隸變如上。」《六書正譌.去聲.震稕韻》、《正字通.刀部》並云:「刃,俗作刃,非。」而大徐本《說文解字.刃部》、《漢隸字源.去聲.震韻》、《隸辨.去聲.震韻》引〈魏呂君碑〉、《玉篇.刃部》、《廣韻.去聲.震韻》、《集韻.去聲.震韻》、《精嚴新集大藏音.刃部》、《彙音寶鑑.金下去聲》、《草書大字典.刀部》、《古文四聲韻.去聲.震韻》皆作「刃」;《字鑑.去聲.震韻》云:「刃,俗作刃。」《中文大辭典.刀部》亦定「刃」為「刃」之俗字;《佛教難字字典.刀部》定「刃」為刃之或體;《中華字海.刀部》則引《直音篇》謂「刃」同「刃」。然則「刃」字可收為「刃」字之異體無訛。
(二)
=>「兩」之異體。
《漢隸字源.去聲.震韻.刃字》引〈魏橫海將軍呂君碑〉。
「」為「刃」之異體。刃,段注本《說文解字.刀部》作「」,云:「刀鋻也。(鋻,各本作堅,今正。)象刀有刃之形。」《漢隸字源.去聲.震韻》、《正字通.刀部》、《增廣字學舉隅.卷一.兩字辨似》、《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中華字海.刀部》則皆變「丶」為「′」而作「」,故「」字可收為「刃」字之異體。
《字彙.刀部》。
「刄」為「刃」之異體。刃,段注本《說文解字.刃部》作「」,云:「刀鋻也。(鋻,各本作堅,今正。)象刀有刃之形。」《俗書刊誤.卷三.去聲.震韻》云:「刃,作刄非。」《字彙.刀部》、《正字通.刀部》皆云:「刃,俗作刄,非。」《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雖將「」字隸定為「刃」,亦云作「刄」者非。而《漢簡文字類編.刀部》、《佛教難字字典.刀部》則皆作「刄」;《中文大辭典.刀部》、《漢語大字典.刀部》皆謂「刄」為「刃」之俗字,《中華字海.刀部》則以「刄」為「刃」之舊字形。故「刄」字可收為「刃」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