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16A00316A00316A00316A00316
字號A00316正字 - 08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半傷也。从仌,周聲。(都僚切)
段注本:,半傷也。从仌,A00559聲。(都僚切)
注音ㄉㄧㄠ
漢語拼音diāo
釋義

1.  草木零落。如:「凋零」、「凋謝」。說文解字.冰》:「凋,半傷也。」清.王筠說文句讀.卷一下:「草木零落有漸,故曰半傷。」晉.左思.〈蜀都賦〉:「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猗猗。」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廉恥:「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2.  疲敝、困苦。史記.卷七○.張儀列傳:「今秦有敝甲凋兵。」明史.卷.太祖本紀一:「東南久罹兵革,民生凋敝,吾甚之。」

3.  衰敗。如:「英才凋」、「家業凋零」。宋書.卷一四.禮志:「典訓敷,雅頌寂蔑,久凋之俗,大弊未改。」唐.李白〈蜀道難〉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宋.楊無咎〈醉花陰.楚鄉易詞:「世態,卻愛黃花,不似群花落。」

A00316
A00316-004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辨.義辨七》。


注音 ㄉㄧㄠ
漢語拼音 diāo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凋」之異體,音ㄉㄠ。

《字辨.義辨七》云:「,半傷也。謝、零、敝。」是知「凋」、「」同字。《角川漢和典.冫部》《中文大辭典.冫部》字形皆作「」。故可收。

A00316
A00316-006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蕭韻》。


注音 ㄉㄧㄠ
漢語拼音 diāo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凋」之異體,音ㄉㄠ。

按:「周」字楷書形體所見凡四:1.周,2.3.4.。「」字當是其第四形之楷化字也。《漢隸字源.平聲.蕭韻》《廣韻.平聲.蕭韻》《五經文字.冫部》字形並作「」。故可收。

A00316
A00316-00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部》。


注音 ㄉㄧㄠ
漢語拼音 diāo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凋」之異體,音ㄉㄠ。

《說文解字.部》云:「,半傷也。從周聲。都僚切。」楷書標準字體作「凋」。《字鑑.平聲.蕭韻》《字彙.冫部》字形並作「」,《異體字字典》收為「凋」之異體字,可信。

」字字形,蓋據小篆形體變寫而成。

A00316
A00316-00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蕭韻.凋字》引〈漢張表碑〉。


注音 ㄉㄧㄠ
漢語拼音 diāo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凋」之異體,音ㄉㄠ。

大徐本《說文解字.部》云:「,半傷也。從周聲。」段玉裁注:「傷創也。半傷,未全傷也。」今凋零、凋落、凋殞等皆其本義或引申義。

考《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蕭韻.字》引〈漢張表碑〉有「」字,云:「『芝華兮殲彥良。』按:『即凋。』」

又考《漢隸字源.平聲.蕭韻》《隸辨.平聲.蕭韻》所錄字形皆作「」,蓋「」字小篆作「」,楷書變衍為「周」、「」、「」、「」四形,是「」字從「周」,亦有據也。

A00316
A00316-003-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蕭韻.凋字》引〈冀州從事張表碑〉。


注音 ㄉㄧㄠ
漢語拼音 diāo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凋」之異體,音ㄉㄠ。

《隸辨.平聲.蕭韻》《漢隸字源.平聲.蕭韻》均載有「」字。《漢隸字源》以「」「」同字,《隸辨.平聲.蕭韻》引〈張表碑〉:芝華兮殲彥良。」《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蕭韻》「」下云:「按:即凋。」

考「」字當是「從歹聲」之形聲字、從歹從,其意一也。「周」字小篆作「」,隸書殆就小篆寫成。

A00316-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凋字》引〈隋牛君夫人申氏墓誌〉。


#「」另兼正字。

注音 ㄉㄧㄠ #ㄓㄡ
漢語拼音 diāo #zhō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淍」為「凋」之異體。音ㄉㄠ。

「淍」字不見於《說文》,《玉篇.水部》云:「淍,之由切,也。」《集韻.平聲.尤韻》云:「淍,水名,一曰水匝。」《類篇.水部》同。則「淍」為水名,音ㄓㄡ。

「凋」字《說文解字.部》云:「,半傷也,從周聲,都僚切。」音ㄉㄠ。

由以上資料可知「淍」「凋」本當異字。然《偏類碑別字.冫部.凋字》引〈隋君夫人申氏墓誌〉下有「淍」,《佛教難字字典.冫部》亦有「凋」「淍」通用之例。《漢語大字典.水部》「淍」字下有二音:一為ㄓㄡ,二為ㄉㄠ,注:「用同『凋』。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九:『偶墮吸子於湖水中,百計求之,不可見。悒怏嘆,形神為之淍枯。』」此皆偶爾形近誤用,難稱通假。唯古人既有「水」、「」偏旁訛誤通用之例,不得不視「淍」為「凋」之異體矣。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三蕭.頁19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冫部.頁60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三蕭.丁聊切.頁17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三蕭.頁29.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81.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嬌上平聲.頁23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