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覆蓋。《說文解字.冖部》:「冖,覆也。」宋.徐鉉.注:「今俗作冪。」《周禮.天官.冪人》:「祭祀以疏布巾冪八尊。」唐.李白〈題江夏修靜寺〉詩:「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2. 覆蓋器物之布。《儀禮.公食大夫禮》:「簠有蓋冪,凡炙無醬。」《遼史.卷五二.禮志五》:「冊案置褥左,去冪蓋。」
3. 粉刷、塗抹。《文選.卷六.賦.左思.魏都賦》:「葺墻冪室,房廡雜襲。」唐.李善.注:「冪,墁也。」
4. 數學上指同一數自乘若干次之乘方。如2自乘四次,即為2之四次冪。
〔關鍵文獻〕
《說文.冖部》。
《四聲篇海.冂部》。
(一)
「冂」為「冪」之異體。《說文解字.冖部》云:「,覆也。從一下垂也。」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冪,同。」隸變作「冂」,偏旁則作「冖」。今考《四聲篇海.冖部》云:「冂,覆也,以巾覆物。今為冪。」《六書正譌.入聲.錫韻》云:「冂,以巾覆之也。象形,別作冪,非。」按《說文》無「冪」字,凡「覆蓋」字作「冂」,後世又從「幕」聲作「冪」,並以「冪」字為正字。然則可收「冂」字為「冪」字之異體無訛。
#「冂」另兼新正字。
(二)
=>「坰」之異體。
《隸辨.卷六.偏旁.冖字》。
「冖」為「冪」之異體。《說文解字.冖部》云:「,覆也。從一下垂也。」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冪,同。」隸變作「冂」,偏旁則作「冖」。今考《隸辨.卷六.偏旁.冖字》云:「冖,即冪字,與《說文》同,從一下,亦作冖,冠、冣字從之。」《彙音寶鑑.經下入聲》云:「冖,與冪同也。」《中華字海.冖部》亦云:「冖,同冪。」按《說文》無「冪」字,凡「覆蓋」字作「冂」,偏旁變作「冖」,後又加「幕」聲作「冪」,並以「冪」為正字。然則可以收「冖」字為「冪」字之異體。
#「冖」另兼新正字。
《正字通.巾部》。
《中文大辭典.冖部》。
《中華字海.冖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冖部》。
《佛教難字字典.冖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