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
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
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A00306
字號A00306正字 - 08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幽也。从日,从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凡冥之屬皆从冥。(莫經切)
段注本:,窈也。从日、六,从冖。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冥也。冖亦聲。凡冥之屬皆从冥。(莫經切)
注音(一)ㄇㄧㄥˊ (二)ㄇㄧㄥˇ
漢語拼音(一)míng (二)mǐng
釋義

(一)ㄇˊ

1.  幽暗。《說文解字.冥部》:「冥,幽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夷伯,世大夫,正晝雷,其廟獨冥。」

2.  愚昧、不明事理。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3.  人死後相關之事物《舊唐書卷九二列傳蕭至忠》:「韋庶人又為亡弟贈汝南王洵與至忠亡女為冥婚合葬,及韋氏敗,至忠發墓,持其女柩歸,人以此譏之。」《金瓶梅第六回:「且說五婆拿銀子買棺材冥器,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歸來與婦人商議,就于武大靈前點起一盞隨身燈。」

4.  陰間、地獄。《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傷誠善之無辜兮,齎此恨而入冥。」唐.李賢.注:「冥謂地也。齎恨入冥,言死有餘恨也。唐.閻選《再生記.張汶》:「吾今為冥府吏,往往奉使至里中,比以幽明異路,不可詣汝。」

5.  遠離。晉.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中〉詩:「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6.  暗合、默契。魏.高允〈徵士頌〉:「神與理冥,形隨流浪。」

7.  海。《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六.莊子音義上》:「北冥:本亦作溟,……北海也。」

8.  姓。如漢代有冥都。

(二)ㄇˇ

暗。《集韻.上聲.迥韻》:「冥,暗也。《詩》:『維塵冥冥。』」

A00306
A00306-010-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唐右監門中郎將高嶸墓誌〉。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之於「冥」,蓋書寫字形稍變耳。〈唐右監門中郎將高嶸墓誌〉「冥」作「」,見收於《偏類碑別字.冖部》、《碑別字新編.十畫》及《佛教難字字典.冖部》。《異體字字典》訂「」為「冥」之異體,可信。

A00306
A00306-011-1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部》。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說文解字.冥部》云:「,幽也。從日從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按段注本作「,窈也。從日六從冖,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冥也。冖亦聲。」

《龍龕手鏡.冖部》出「」二字,下字註明「正」,則上字為異體,所註音為「莫瓶莫定二反」,義為「幽暗冥昧」,與「冥」音義俱同,當是「冥」的異體字。《龍龕手鑑.冖部》所載全同,考《古文四聲韻.平聲.青韻》有「」字,為「冥」異體,註云「古老子」,與《龍龕》合,另《四聲篇海.冖部》亦出「」字,註云「音冥義同」,則以「」為「冥」異體,信而有徵。

A00306
A00306-035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庚韻》。


A00306
A00306-012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老子銘〉。


A00306
A00306-008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冥字》引〈隋馬墓誌〉。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與「冥」形體相近,當是書寫所產生之訛混,蓋漏寫一點「丶」所致也。

《碑別字新編.十畫》引〈隋馬墓誌〉有「」字,《玉篇.冥部》亦出「」字,云:「莫庭莫定二切,窈也,夜也。」音義均與「冥」字合,加以形近判斷,定「」為「冥」之異體字,誠無疑問。

A00306
A00306-036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A00306
A00306-011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齊西門豹祠堂碑〉。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字由「冥」書寫訛變而成。考〈齊西門豹祠堂碑〉「冥」作「」,見收於《偏類碑別字.冖部.冥字》、《碑別字新編.十畫.冥字》及《佛教難字字典.冖部》三書。另《龍龕手鏡.冖部》及《龍龕手鑑.冖部》均出該字,唯筆畫多出一筆,字形作「」,不必與「」視為二字。《異體字字典》收「」為「冥」之異體,蓋可信也。

A00306
A00306-043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0306
A00306-039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A00306
A00306-007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為「冥」之異體,見於下列資料:(1)《龍龕手鏡.宀部》(2)《龍龕手鑑.宀部》以上二書皆云「今」,「」亦為「冥」之異體字。(3)《佛教難字字典.冖部》。

按:從冖從宀之字,古多混作,「」之於「冥」,當為訛書而成俗體。定「」為「冥」之異體,可信。

A00306
A00306-027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周段摸墓誌〉。


A00306
A00306-026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齊比丘尼慧承造象〉。


A00306
A00306-03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冥字》引〈魏元仙墓誌〉。


A00306
A00306-018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孔彪碑〉。


A00306
A00306-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博陵太守孔彪碑〉。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A00306-001」為「冥」之異體。音ㄇˊ

《說文解字.冥部》云:「冥,幽也。從日從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引〈博陵太守孔彪碑〉載「冥」或作「A00306-001」;《字鑑.平聲.青韻》「冥」下註云:「俗作A00306-001」;《漢語大字典.宀部》出「A00306-001」字,云:「同冥。《新語.慎徽》:『暴天下之濡濕,照四方之晦A00306-001。』」據上列資料,定「A00306-001」為「冥」之異體字,蓋有據。從「冖」從「宀」之字,古多混作也。

A00306
A00306-00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龍龕手鏡.宀部》、《龍龕手鑑.宀部》、《四聲篇海.宀部》均載「」為「冥」之古文。《字彙補.宀部》亦載「」字,云:「莫平切。音民,幽也。」亦是「冥」之異體字。

《異體字字典》收「」為「冥」之異體字,可信。

A00306
A00306-038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平聲》。


A00306
A00306-02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魏三級浮圖頌〉。


A00306
A00306-02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魏任城王元彝墓誌〉。


A00306
A00306-03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唐武騎尉楊寶墓誌〉。


A00306
A00306-01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祝長嚴訢碑〉。


A00306
A00306-03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冥字》引〈魏元子永墓誌〉。


A00306
A00306-00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日部》。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ㄧㄥˇ (二)ㄓㄠ (三)ㄓㄢ
漢語拼音 (一)mǐng (二)zhāo (三)zhā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冥」之異體,音ㄇˇ

《說文解字.冥部》:「,幽也。從日從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莫經切。」

《字彙.日部》云:「,莫迥切,日暗也。」今音ㄇˇ。《集韻.上聲.迥韻》:「冥,暗也。《詩》:『維塵冥冥』。母迥切。」今音為ㄇˇ。《正字通.日部》:「,俗冥字。」《中文大辭典.日部》、《漢語大字典.日部》均引《正字通》云:「,俗冥字。」

據上資料,「冥」應增音ㄇˇ,義為「日暗」,而「」為音「ㄇˇ」、義「日暗」之「冥」的異體字。

()

=>」之異體。

()

=>」之異體。

A00306
A00306-04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日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日部》。


A00306
A00306-004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歹部》。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冥」為「幽」、「窈」、「暗」之義,「」當是就「冥」再加意符「歹」的後起俗字。

《字彙.歹部》出「」字,云:「同冥。」《正字通.歹部》《康熙字典.歹部》均出「」字,云:「俗冥」,《中文大辭典.歹部》、《漢語大字典.歹部》皆據《字彙》云「」同「冥」,是則定「」為「冥」之異體字蓋可信。

A00306-016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李翊夫人碑〉。


#「」另兼正字。

A00306
A00306-037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部.冥字》引〈中32.277.上4〉。


A00306
A00306-021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魏太中大夫元玕墓誌〉。


A00306
A00306-032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冥字》引〈魏元□妃吐谷渾氏墓誌〉。


A00306
A00306-009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韓後碑〉。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與「冥」之異,僅在「穴」與「冖」之異,字之從「冖」,訛而從「宀」,再訛而從「穴」,古之所常見。就形體言,「」「冥」一字,可以理解。

〈漢韓後碑〉有「」字,《隸辨.平聲.青韻》收於「冥」字下,《碑別字新編.十畫》及《佛教難字字典.冖部》《中華字海.宀部》均稱引之,故可認定「」為「冥」之異體字。

A00306
A00306-005-1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冥字》引〈唐魏邈妻趙氏墓誌〉。


注音 ㄇㄧㄥˊ
漢語拼音 m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冥」之異體。音ㄇˊ

《碑別字新編.十畫》「冥」下引〈唐魏邈妻趙氏墓誌〉作「」。《偏類碑別字.冖部》「冥」下同。

考「」字字形,字形所見有作「」、作「」者,異在末筆為頓、捺之異。所見字書如下:

一、:《碑別字新編.十畫》、《偏類碑別字.冖部》、《異體字手冊.十畫》、《佛教難字字典.冖部》等。

二、:《中文大辭典.穴部》、《漢語大字典.穴部》、《中華字海.宀部》、《康熙字典.穴部》等。

二字雖有頓捺之異,實即一字筆勢之異而已,今依教育部標準楷書體例,字形定為「」。

A00306
A00306-006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平都侯相蔣君碑〉。


A00306
A00306-019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平都相蔣君碑〉。


A00306
A00306-023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魏孝文帝弔比干文〉。


A00306
A00306-025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齊姜纂造象〉。

《六朝別字記新編.弔比干文》。


A00306
A00306-020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北涼沮渠安周碑〉。


A00306
A00306-013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司隸校尉楊君石門頌〉。


A00306-011-2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冥字》引〈魏李超墓誌銘〉。


#「」另兼正字。

A00306
A00306-014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A00306
A00306-01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冥字》引〈郯令景君闕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五青.頁189.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270.左
卷六.偏旁.頁87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左
五經文字
冖部.頁1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先.民堅切.頁159
平聲.十二庚.眉兵切.頁231
平聲.十五青.忙經切.頁243
上聲.四十一迥.母迥切.頁427
去聲.三十二霰.眠見切.頁571
入聲.二十三錫.冥狄切.頁750
上聲.四十一迥.母迥切.頁427
去聲.四十六徑.莫定切.頁607
平聲.十四清.弥并切.頁23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36.右
六書正譌
平聲.九青韻.頁60.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20.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0: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