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屈也。从兔,从冂。兔在冂〔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於袁切) 段注本:,屈也。从、兔。兔在下,不得走,益屈折也。(於袁切)
1. 委屈、遭受委屈。《說文解字.兔部》:「冤,屈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嗟乎,冤哉亨也!」
2. 仇恨、怨恨。唐.李頻〈哭賈島〉詩:「恨聲流蜀魄,冤氣入湘雲。」唐.韓愈〈謝自然〉詩:「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關鍵文獻〕
《字彙.冖部》。
「」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冂兔。」《字彙.冖部》「」下云:「與同。從冃從兔與冠冕字不同,冠冕下從免,無點。」《正字通.冂部》「」下則曰:「冤字之訛。」此形《康熙字典.冂部》亦收,故「」當為「冤」之異體字。
「」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冂兔。」《字彙.冖部》「」下云:「與同。從冃從兔,與冠冕字不同。冠冕下從免,無點。」依其意,之異體即當作「」。《字彙》免作免,兔作兔,作,故說解與字形略有出入。今「免」形多寫作「免」,「兔」形多寫作「兔」,故《中文大辭典.冖部》引《字彙》此文,即將「」改為「」,於注解相合,於字形卻不甚相應。雖然如此,文獻「兔」與「兔」形通用由來已久,故「」當為「冤」之異體字。
「」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冂兔。」《字彙.冖部》作「」,《正字通.冖部》《康熙字典.冖部》同。考「兔」字《字彙.儿部》及《正字通.儿部》、《康熙字典.儿部》都作「兔」,上從刀,與從者筆法稍異。今標準字體既以「兔」為正體,作「兔」者則為其異體。故「」為「冤」之異體字。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元韻.冤字》引〈北魏孝文弔比干墓文〉。
《漢隸字源.平聲.元韻.冤字》引〈巴郡太守張納功德敘〉。
《漢隸字源.平聲.元韻.字》引〈溧陽長潘乾校官碑〉。
(二)
「」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冂兔。」《漢隸字源.平聲.元韻》引〈溧陽長潘乾校官碑〉作「」,《干祿字書.平聲》以「」為正字,《龍龕手鏡.宀部》等書寃都作「」。「寃」作「」猶「冕」作「」(《偏類碑別字.冂部》引〈魏高貞碑〉),「免」「兔」二形每有混淆者。而「冤」上之「冖」,碑體又常與「宀」混,如《隸辨.平聲.元韻》冤作(〈校官碑〉)、作(〈夏承碑〉),故「」為「冤」之異體字。
(一)
=>「冕」之異體。
《漢語大字典.宀部》。
《字彙.宀部》。
「」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冂兔。」《字彙.宀部》收「」字,下云:「與同。從在冂下,此正字也,後人作宀。」《正字通.宀部》則以「」為「」之俗字。蓋冖形作宀,已見於隸書,《漢隸字源.平聲.元韻》引〈溧陽長潘乾校官碑〉作「」可證。而「兔」之作「」,乃楷定字形不同,今《字彙.儿部》《康熙字典.儿部》等都作「」。故「」當為「冤」之異體字。
《四聲篇海.兔部》。
「寃」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冂兔。」《四聲篇海.兔部》「寃」云:「於元切,屈也,不理也,枉曲也。」蓋即「冤」字也。考字易冖為宀,來源甚早,《漢隸字源.平聲.元韻》引〈溧陽長潘乾校官碑〉「冤」即已作「」,故「寃」當為「冤」之異體字。
《干祿字書.平聲》。
「惌」為「冤」之異體。冤,段注本《說文解字.兔部》:「,屈也。從兔從冂。」《干祿字書.平聲》「惌」下云:「上俗下正。」「惌」當為從宀怨聲之俗體字。《龍龕手鏡.宀部》亦收「」,下云:「於袁反,屈也,也,苦也。」形極似「惌」,亦為「冤」之異體。故「惌」為「冤」之異體字。
#「惌」另兼正字。
=>「宛」之異體。
(三)
=>「怨」之異體。
《龍龕手鑑.宀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