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ㄘㄜˋ 1. 符命。《說文解字.冊部》:「冊,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也。」《書經.周書.顧命》:「太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冊命。」 2. 賜封。如:「冊封」、「冊立」。《舊唐書.卷一四.順宗本紀》:「戊申,詔以冊太子,禮畢,赦京城繫囚。」唐.陳鴻《長恨傳》:「明年,冊為貴妃,半后服用。」 3. 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亦作「策」。《六書正譌.入聲.陌麥昔韻》:「冊,以竹為之,而聯以繩,象形,通用策。」《書經.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卷九:「單執一札謂之簡,連編諸簡乃名為策,故於文或作冊,象其編簡之形。」 4. 泛指書籍、簿本。如:「紀念冊」、「點名冊」。明.張丑《清河書畫舫》卷八上:「崇禎戊辰,暮春之望,過項氏,獲觀宋元畫冊,內有宋高宗人參地黃圖贊對幅。」 5. 當量詞:。計算書本數量之單位。如:「第二冊」、「人手一冊」。 6. 計謀。通「策」。漢.王充《論衡.骨相》:「大梁人尉繚說秦始皇以併天下之計,始皇從其冊。」《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冊。」 (二) ㄔㄞˇ 夾有繡花圖樣之紙本。如:「樣冊子」、「樣冊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