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
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A00290
字號A00290正字 - 05 - 07 
說文釋形

「兵」《說文》作「」。
,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貌)。,古文兵,从人、廾、干。,籀文。(補明切)

注音ㄅㄧㄥ
漢語拼音bīng
釋義

1.  武器。如:「秣馬厲兵」、「短兵相接」。《說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2.  戰士、軍隊。如:「步兵」、「騎兵」、「調兵遣將」、「按兵不動」、「精兵政策」。《左傳.襄公.元年》:「夏五月,晉韓厥、荀偃帥諸侯之師伐鄭,入其郛,敗其徒兵于洧上。」《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大破之,引兵而歸。」《文選.江淹.雜體詩.盧中郎諶〉:「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

3.  軍事、戰爭。如:「紙上談兵」、「談笑用兵」。《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三國魏.鍾會〈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新野。」

4.  傷害、災害。《呂氏春秋.仲夏紀.:「樂不樂者,其民必怨,其生必傷,其王之與樂也,若冰之於炎日,反以自兵。」

5.  為國死者。《禮記.曲禮下》:「死寇曰兵。」

A00290
A00290-018-1
部首筆畫 丿 - 06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八部.兵字》引〈魏元則墓誌〉。


A00290
A00290-011
部首筆畫 丿 - 07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兵字》引〈魏元則墓誌〉。


A00290
A00290-017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十部》。


A00290
A00290-00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人部》。


注音 ㄅㄧㄥ
漢語拼音 bī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兵」之異體。兵,《說文解字.部》:「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貌,,古文兵,從人廾干。,籀文。」《集韻.平聲.庚韻》:「兵」下云:「古作,籀作」,《類篇.廾部》亦然。今按《字彙.人部》以前古、籀所從廾皆隸作「」。《正字通.人部》下注云:「古文兵,說文載部,從人從廾作。」《字彙補.十部》下云:「又作」則古文所從之「」,已逕作廾。《中文大辭典.人部》正收有「」:「兵之古字」,《漢語大字典.人部》亦收「」為兵之異體。《中華字海.部》:「,同『兵』。見《說文》。」據此,「」字收。

A00290
A00290-002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庚韻》。


注音 ㄅㄧㄥ
漢語拼音 bī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兵」之異體。兵,《說文解字.部》:「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貌。,古文兵,從人廾干。」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庚韻》:「兵」下注「古謂,籀作」,《類篇.廾部》「兵」下注:「古作籀作」。可見「」字係由《說文解字.部》所載古文「」隸定而來。《四聲篇海.人部》、《字彙.部》、《正字通.人部》等皆收此字,可據。

A00290
A00290-014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庚韻》。

《彙音寶鑑.經上平聲》。


A00290
A00290-018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八部》。


A00290
A00290-009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庚韻.兵字》引〈州輔碑陰〉。


A00290
A00290-008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八部》。

《漢隸字源.平聲.庚韻.兵字》引〈武梁祠堂畫像〉。


A00290
A00290-007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八部》。

《漢隸字源.平聲.庚韻.兵字》引〈張納碑陰〉。

《六朝別字記新編.安喜公碑》。


A00290
A00290-01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兵字》引〈周裴鴻碑〉。


A00290
A00290-010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庚韻.兵字》引〈唐段褒公神道碑〉。


A00290
A00290-013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兵字》引〈唐恒山封禪之銘〉。


A00290
A00290-005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力部》。


注音 ㄅㄧㄥ
漢語拼音 bī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兵」之異體。兵,《說文解字.部》:「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貌。,古文兵,,籀文兵。」《龍龕手鏡.力部》:「,古文音兵。」《龍龕手鑑.力部》同。此字從「干」,較諸另一異體「」字從「工」,更接近古文(從干),《四聲篇海.力部》以下,皆收「」不收「」,今據《龍龕手鑑.力部》收此異體,以窮其朔。

A00290
A00290-003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力部》。


注音 ㄅㄧㄥ
漢語拼音 bī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兵」之異體。兵,《說文解字.部》:「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貌,,古文兵,,籀文兵。」《四聲篇海.力部》作「,古文音兵。」又《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字彙補.力部》《康熙字典.力部》引《字彙補》均收此字,云:「古文兵字」,按古文從「干」,此從「工」當係「干」之訛,《龍龕手鑑.力部》正作「」,又從「」疑為篆、籀之「斤」()訛成,從「力」則由從「廾」訛成。既有憑據,又可窺其構字所由,故可收。

A00290
A00290-006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十部》。


注音 ㄅㄧㄥ
漢語拼音 bī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兵」之異體。兵,《說文解字.部》:「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貌。,古文兵,從人廾干,,籀文。」篆作,《字彙補.十部》:「,與兵同,見《說文長箋》。」按此從斤從廾,正由篆文而來。今通行之正體「兵」則源字籀文。《康熙字典.十部》引《說文長箋》亦作「,同兵」。《經典文字辨證書.部》:「,正,亦作同;兵,通。」《異體字手冊.八畫》、《中文大辭典.十部》、《漢語大字典.斤部》並收此字。可收。

A00290
A00290-004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廾部》。


注音 ㄅㄧㄥ
漢語拼音 bī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兵」之異體。兵,《說文解字.部》:「械也,從廾持斤,并力之貌。,古文兵,,籀文兵。」《類篇.廾部》「兵」下云:「古作,籀作。」《集韻.平聲.庚韻》同。則「」乃由籀文隸定而成。《四聲篇海.又部》、《字彙.又部》、《正字通.又部》均收有此字,可收。

A00290
A00290-018-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又部》。

《中華字海.又部》。


A00290
A00290-016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0290
A00290-01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二庚.頁179.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二庚.頁25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二庚.晡明切.頁231
四部備要本.平聲.頁1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二庚.頁35.右
六書正譌
平聲.八庚清耕韻.頁56.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部.頁14.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平聲.頁161.左
卷二.經上平聲.頁16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五庚.頁115.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7: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