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68A00268A00268A00268A00268A00268A00268A00268A00268
A00268A00268A00268A00268A00268
字號A00268正字 - 04 - 06 
說文釋形大徐本:,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古文。(古皇切)
段注本:,明也。从火在儿上,光明意也。,古文。,古文。(古皇切)
注音ㄍㄨㄤ
漢語拼音guāng
釋義

1.明亮。如:「光天化日」、「光明」。《說文解字.ㄦ部》:「光,明也。」東周戰國.屈原〈九章.涉江〉:「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漢.揚雄〈羽獵賦〉:「若光若滅者,布乎青林之下。」

2.由視覺器官接收,使人察覺物體形象之電磁輻射。如:「光線」、「燈光」。《詩經.齊風.雞鳴》:「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3.彰顯、發揚。如:「發揚光大」。《左傳.隱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4.榮耀、名譽。如:「為國爭光」。《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邦家之光。」《韓非子.解老》:「所謂光者,官爵尊貴,衣裘壯麗也。」

5.恩惠、好處。多用於客套話。如:「沾光」、「叨光」。《紅樓夢》第二二回:「明兒就這樣行,也叫他們借咱們的光兒。」

6.時間。如:「光陰」、「時光」。南朝宋.鮑照〈觀漏賦〉:「姑屏憂以愉思,樂茲情於寸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詩二首之一:「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7.物體表面平滑。如:「光滑」。唐.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胡美向兜肚裡摸出雪白光亮水磨般的一錠大銀,對酒缸草蓋上一丟。」

8. 景色。如:「風光」、「觀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到得時節頭邊,看見春光明媚,巴不得尋個事由來外邊散心耍子。」

9. 裸露。如:「光膀子」、「赤條精光」。《西遊記》第三六回:「那三藏光著一個頭、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足下登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斜倚在那後門首。」

10.。如:「吃光」、「用光」、「花光」。

11.單獨、僅。如:「光說不做」。《紅樓夢》第一○一回:「也不光為我,就是太太聽見也喜歡。」

12.姓。如晉代有光逸。

A00268
A00268-00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人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光,也。從火在上,光意也。」《字彙補.人部》:「,古文光字。」《漢語大字典.人部》:「,同光。《四聲篇海.人部》引《川篇》:『,音光,古文。』」有《字彙補》及《四聲篇海》為依據,則為光之古文應無可疑,故定為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21-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六畫.光字》引〈隋開皇九年洛陽出土殘造像〉。


A00268
A00268-022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為「光」之異體,「」與「」唯下部件之筆順略異。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光」之異體。《四聲篇海.日部》:「,音光。」按「」為「光」之異體,如《字彙補.曰部》:「,古桑切,音光義同。」而「」與「」唯下部件之筆順略異。故「」亦可收為「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02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日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光,也。從火在上,光意也。」《字彙補.日部》:「,古桑切,音光,義同。」《康熙字典.日部》:「,《字彙補》同光。」《字彙補》及《康熙字典》均以字與光音義同,蓋從日與從火皆取光明意也。故據以定作光之異體,應無可疑。

A00268
A00268-009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火部.字》。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明也。從火在儿上,光明意也。」按光之篆文本作,下從古文人作儿,隸楷筆勢稍變為几,篆亦訛作。《玉篇.火部》:「,古黃切,今作光。」《龍龕手鑑.火部》亦以「」為光之正字,故定為光之異體。

A00268-003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火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也。從火在上,光意也。」段注:「說會意。目在上則為見,气在上則為欠,口在上則為兄,皆同意。」按段氏所謂同意者謂造字時取意相同,火在上,故隸變作,再變則三點下左右兩筆連成一筆作光,故實為光本字。《五經文字.火部》:「光,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變。」《正字通.火部》:「,光本字。」其說是也。故定為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21-1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六畫.光字》引〈魏薛孝通墓誌〉。


A00268
A00268-021-3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六畫.光字》引〈唐王明墓誌〉。


A00268-018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火部》。


#「」另兼正字。

A00268-019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火部》。


=>」之異體。

A00268
A00268-008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火部.字》。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玉篇.火部》:「,古黃切,今作光,,古文。」按光之古文本作,上廿筆勢稍變作,故古文亦變作。今定作光之異體,自無可疑。

A00268-004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火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說文》明言為光之古文,故定為光之異體。

A00268-012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ㄍㄨㄤ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烡」為「光」之異體。《龍龕手鑑.火部》:「烡、三古,正。」意謂「烡」為之古文,而乃光之篆文,故烡為光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0268
A00268-00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集韻.平聲.唐韻》:「光、。姑黃切,《說文》明也。又州名,亦姓。古作。」據《集韻》為光之古文明甚,故定作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10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光之古文本作,下體筆勢稍變作共,故古文作。《龍龕手鑑.火部》以「」為「」之古文,《四聲篇海.火部》:「。二音光。明照瑩靜也。」今據《龍龕手鑑》定為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06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按光之古文本作,下從古文光作之筆勢稍變作,古文亦變作。故《集韻.平聲.唐韻》云:「光,姑黃切。古作。」《類篇.火部》亦云:「光,姑黃切,《說文》明也。古作。」今據《集韻》與《類篇》定作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1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火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正字通.火部》:「,古文光作,篆作,復加炎作。」按《說文》及《正字通》既明言「」為「光」之古文,故定作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07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注音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光」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正字通.火部》:「,古文光作,篆作,復加炎篆作。」《龍龕手鑑.火部》:「烡、三古,炚、三俗,正。音光,明照瑩靜也。」按光之古文本作,筆勢稍變則作,《龍龕手鑑》收作之古文是也,其末一橫俗變為冖,則《龍龕手鑑》俗體作者是也。故定為光之異體。

A00268
A00268-015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六畫.光字》引〈齊元子邃墓誌〉。


A00268-01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火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ㄍㄨㄤ #ㄍㄨㄤ
漢語拼音 guāng #gu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茪」為「光」之異體。《經典文字辨證書.火部》:「,正。亦作,同。光,通。凡從光字放此。茪,俗。《爾雅》芵光。陸德明曰:本亦作茪。」按作「芵茪」義時為「光」之俗字,故定為光之異體。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一唐.頁176.右
平聲.十一唐.頁177.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5.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右
五經文字
火部.頁53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唐.姑黃切.頁225
去聲.四十二宕.古曠切.頁60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七陽唐韻.頁55.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七陽.頁546.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火部.頁4.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10.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平聲.頁121.左
卷二.公上平聲.頁12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四唐.頁112.左
卷二.平聲.十四唐.頁113.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