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71A00271
字號A00271正字 - 04 - 06 
說文釋形

大徐本:,前進也。从几,从之。凡先之屬皆从先。臣鉉等曰:「之人上,是先也」。(穌前切)
段注本:,前進也。从儿、之。凡先之屬皆从先。(穌前切)

注音(一)ㄒㄧㄢ (二)ㄒㄧㄢˋ
漢語拼音(一)xiān (二)xiàn
釋義

()

1.前導。如:「先導」、「先驅」。《說文解字.先部》:「先,前進也。」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突刃觸鋒,為士卒先。」

2.時間或次序在前。如:「先發制人」、「近水樓臺先得月」。《論語.子路》:「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魏.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問往將何所先行?」唐.韓愈〈師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3. 稱已故之尊長。如:「祖先」、「先世」、「先烈」。《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孟嘗》:「其先三世為郡吏。」

4.古時、古代。如:「古聖先賢」。《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禮記.文王世子》:「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

5.當初、開始。《紅樓夢》第七二回:「這兩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

6.首要、根本。如:「先務」。《書經.禹貢》:「中邦錫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7.先行致意、介紹。《莊子.秋水》:「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漢書.卷四三.酈陸朱劉叔孫傳.酈食其》:「此真吾所願從游,莫為我先。」唐.顏師古.注:「先,謂紹介也。」

8.先生之簡稱。《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雲傳.梅福》:「夫叔孫先非不忠也。」唐.顏師古.注:「先,猶言先生也。」

9.姓。如春秋時晉國有先軫。

()ˋ

領導、率導。《禮記.郊特牲》:「天先乎地,君先乎臣。」漢.鄭玄.注:「先謂倡道也。」「先,采見反。」《管子.牧民》:「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

A00271
A00271-001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注音 (1)ㄒㄧㄢ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ān (2)xià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先」之異體。先,段注本《說文解字.先部》作「」,云:「前進也。從從之。」隸變作,見《隸辨.平聲.先韻》引〈漢魯峻碑〉。其後《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以之為先字古文,故應收錄為先字之異體。

A00271
A00271-002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六畫.先字》引〈遼馬直溫妻張氏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一先.頁125.左
隸辨
卷二.平聲.一先.頁17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先.蕭前切.頁157
去聲.三十二霰.先見切.頁56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8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上平聲.頁29.左
卷一.堅上去聲.頁36.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一先.頁81.右
卷二.平聲.一先.頁82.左
卷四.去聲.三十二霰.頁241.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3: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