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
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
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A00246
字號A00246正字 - 13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度也。从人,義聲。(魚羈切)
段注本:,度也。从人,義聲。(魚羈切)
注音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法制、標準也。說文解字.人部:「儀,度也。」清.段玉裁.注:「度,法制也。」墨子.天志:「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

2.  儀器之簡稱。如:「渾天儀」。荀子.君:「君者,儀也,儀正而景正。」

3.  典範、表率。荀子.正論:「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儀也。」楚辭.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

4.  效法。詩經.大雅.文王:「儀刑文王,萬邦作孚。」漢.鄭玄.箋:「儀法文王之事,則天下咸信而尊之。」漢.張衡〈東京賦〉:「儀姬伯之渭陽,失熊而獲人。」

5.  嚮往、仰慕。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

6.  匹配。如:「有鳳來儀楚辭.宋玉.高唐賦》:「高唐之大體兮,殊無物類之可儀比。」

7.  宜。文選.束補亡詩》:「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儀也。」唐.李善.注:「毛萇《詩傳》曰:『儀,宜也。』

8.  禮節、程序、形式。如:「禮儀」。詩經.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荀子.正論:「諸夏之國,同服同儀。」

9.  禮物。如:「賀儀」。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且出此間,備些祭儀。」《紅樓夢》第二二回:「又一面遣人回去,將自己舊日作的兩色針線活計取來,為寶釵生辰之儀。」

10.  舉止容貌。如:「儀容」。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瑞卿生得方耳大,丰儀出眾。」

11.  望見。呂氏春秋.似順論.處方:「今夫射者儀毫而失牆,畫者儀易貌。」漢.高.注:「儀,望也望毫毛之微而不視堵牆之大,故能中也。」

A00246
A00246-035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列女傳〉等。


A00246
A00246-002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古今雜劇〉等。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儀」之異體。儀,《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度也。從人義聲。」《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古今雜劇〉等作「」,《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亦云:「儀,俗作。」《異體字手冊.五畫》「」、「儀」並列為「」之正體。《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五畫》亦作「」;至於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漢語大字典.人部》、《學生簡體字字典.人部》、《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中華字海.人部》等,皆以「」為「儀」之簡筆,故「」字可收為「儀」字之異體。

A00246
A00246-029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周賀屯植墓誌〉。


A00246
A00246-015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戚伯著碑〉。


A00246
A00246-033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隋牛暉墓誌〉。


A00246
A00246-007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東記〉。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儀」之異體。儀,《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度也。從人義聲。」《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引〈戚伯著碑〉、《隸辨.平聲.支韻》引〈戚伯著碑〉並作「」;《宋元以來俗字譜》引〈東記〉作「」,《草書大字典.人部》亦以「」為「儀」,可知「」、「」皆由「儀」字改變書寫體勢而來;故「」字可收為「儀」字之異體。

A00246
A00246-028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齊王惠顒造象記〉。


A00246
A00246-010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孫叔敖碑〉。


A00246
A00246-038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儀字》引〈唐王媛達墓誌〉。


A00246
A00246-011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北海相景君碑〉。


A00246
A00246-005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張平子碑〉。


A00246
A00246-030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隋馬少敏墓誌〉。


A00246
A00246-013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幽州刺史朱龜碑〉。


A00246
A00246-003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A00246
A00246-014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督郵斑碑〉。


A00246
A00246-019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儀字》引〈周華岳頌〉。


A00246
A00246-008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靈臺碑陰〉。


A00246
A00246-012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孔廟置卒史碑〉。


A00246
A00246-016
部首筆畫  - 1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處士嚴發殘碑〉。


A00246
A00246-009
部首筆畫  - 1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韓造孔廟禮器碑〉。


A00246
A00246-004
部首筆畫  - 17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儀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A00246
A00246-02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劉顏磚誌〉。


A00246
A00246-03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儀字》引〈魏太和元年郭孟貞地券〉。


A00246
A00246-018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儀字》引〈晉爨寶子碑〉。


A00246
A00246-03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隋蕭瑾墓誌〉。


A00246
A00246-03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隋郭寵墓誌〉。


A00246
A00246-024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元融墓誌〉。


A00246
A00246-025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高廣墓誌〉。


A00246
A00246-006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儀字》引〈北魏孝文弔比干墓文〉。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儀」之異體。儀,《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度也。從人義聲。」《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引〈北魏孝文弔比干墓文〉云:「儀為。」《碑別字新編.十五畫》亦引〈魏孝文帝吊比干文〉謂「」為「儀」。《經典文字辨證書.人部》云:「儀正,俗。出北魏比干墓碑。」《佛教難字字典》亦引〈碑文〉以「」為「儀」。故以「」字為「儀」之異體,可收。

至於《六朝別字記新編.嵩高靈廟碑》引〈比干文〉作「」者,當係「」字之形訛。

A00246
A00246-01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儀字》引〈北齊法懃禪師塔銘〉。


A00246
A00246-02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趙洪祚造象記〉。


A00246
A00246-03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儀字》引〈唐前飛騎尉楊達墓誌〉。


A00246
A00246-026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司馬昇墓誌〉。


A00246
A00246-032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隋成公□墓誌〉。


A00246
A00246-020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李謀墓誌〉。


A00246
A00246-021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儀字》引〈魏元端墓誌〉。


A00246
A00246-001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儀字》引〈唐碧落碑〉。


#「C09463」另兼正字。

注音 ˊ #ㄧˊ
漢語拼音 yí #yí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儀」之異體。儀,《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度也。從人義聲。」「」之字形,首見於《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引〈唐碧落碑〉云:「為儀。」《玉篇.立部》云:「,魚奇切;古儀字。」《四聲篇海.立部》、《字彙.立部》亦云:「,古儀字。」《中文大辭典.立部》、《漢語大字典.立部》、《中華字海.立部》皆引《玉篇》謂「」為「儀」之古文;《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異體字手冊.五畫.字》亦以「」為「儀」之古文。《廣韻.平聲.支韻》謂「」同「儀」,《集韻.平聲.支韻》則云:「儀或從立。」《類篇.立部》以「」、「儀」為同字。故知「」字可收為「儀」字之異體。

又「」字作「正也」解時,音「ˋ」,與作「儀」之古文異音歧義。

#「C09463」另兼正字。

A00246
A00246-007-1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立部》。


=>C09463」之異體。

A00246
A00246-007-2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立部》。


=>C09463」之異體。

注音 (一)ㄧˊ (二)ㄧˊ
漢語拼音 (一)yí (二)yí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

」為「儀」之異體。儀字據《說文解字.人部》:「,度也。從人義聲。」是其字構本從人,文獻亦見從立者,如《廣韻.平聲.支韻》:「儀,:上同。」考其字構,乃因人立而有儀度,故改從立部。《廣韻》之形,《康熙字典.立部》引時作「」,仍保存篆義。文獻既然有據,收「」為「儀」之異體可也。

()

=>C09463」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五支.頁32.右
隸辨
卷一.平聲.五支.頁3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五支.魚羈切.頁38
四部備要本.平聲.頁17
顧氏補刊本.卷一.頁8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人部.頁11.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平聲.頁52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