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A00232
字號A00232正字 - 11 - 13 
說文釋形大徐本:,創也。从人,省聲。(少羊切)
段注本:,創也。从人,省聲。(式羊切)
注音ㄕㄤ
漢語拼音shāng
釋義

1.  受創、使受創。《說文解字.人部》:「傷,創也。」《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里。」

2.  皮肉破損之處。如:「傷口」。《左傳.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傷而死。」

3.  耗損、毀壞。三國魏.嵇康〈養生論〉:「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曉鶯工迸淚,秋月解傷神。

4.  妨礙。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一六首之一六:「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小娘子就靠著小官坐一坐,可也無傷。」

5.  悲痛,使憂心難過。《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隋書.卷七○.列傳.李密列傳》:「柴孝和溺死於洛水,密甚傷之。」

6.  謗、詆毀。《呂氏春秋.離俗覽.舉難》:「人傷堯以不慈三名。」《封神演義》第四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傷人,欺吾太甚!」

7.  姓。如春秋宋國有傷省。

A00232
A00232-003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傷」作「」。


注音 ㄕㄤ
漢語拼音 shā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傷」之異體。傷,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創也。從人省聲。」隸變作「傷」,或書作「」,或簡作「」。《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引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教育部第一一四○○號令頒行之第一批簡體字作「」。因「」字係屬教育部明令公佈之簡體,故可收為「傷」字之異體。

A00232
A00232-002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通俗小說〉。


注音 ㄕㄤ
漢語拼音 shā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傷」之異體。傷,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創也。從人省聲。」隸變作「傷」,或書作「」。《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通俗小說〉作「」,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漢語大字典.人部》、《學生簡體字字典.人部》、《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皆以「」為「傷」之簡化字;《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六畫》亦以「」為「傷」字,故「」字可收為「傷」之異體。

A00232
A00232-011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傷字》引〈魏皇內司墓誌〉。


A00232
A00232-008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陽韻.傷字》引〈劉熊碑陰〉。


A00232
A00232-018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傷字》引〈隋馮忱妻叱李綱子墓誌〉。


A00232
A00232-015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傷字》引〈齊平原縣令張明府楊夫人墓誌〉。


A00232
A00232-010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陽韻.傷字》引〈高陽令楊著碑〉。


A00232
A00232-012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傷字》引〈魏元始和墓誌〉。


A00232
A00232-001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陽韻》。


注音 ㄕㄤ
漢語拼音 shā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傷」之異體。傷,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作「」,云:「創也。從人省聲。」隸變作「傷」。《字鑑.平聲.陽韻》云:「傷,尸羊切。說文:創也,從人省聲。中從旦,俗作。」按「旦」,《說文解字.旦部》作「」,云:「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隸變作「旦」,《偏類碑別字.日部.傷字》引〈魏任城文宣王太妃馮墓誌〉作「且」;又「昜」,《說文解字.勿部》作「」,云:「開也。從日一勿。」桂氏《說文句讀》以為:「當作從旦勿。」而石刻《五經文字.勿部》云:「昜,音陽,字書本從日下一從勿,凡字從昜者皆放此。」可知「旦」字因書寫關係,或有作「且」者;而「昜」字亦隨之而變作「」,從「昜」,從「」之字亦可作「」、「」;故《集韻.平聲.陽韻》、《四聲篇海.人部》等「傷」字皆書作「」;《正字通.人部》正字作「傷」,而其小字註語則多作「」。因此,「」字可收為「傷」之異體。

A00232
A00232-01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傷字》引〈魏元誨墓誌〉。


A00232
A00232-016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傷字》引〈魏世宗嬪李氏墓誌〉。


注音 ㄕㄤ
漢語拼音 shāng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傷」之異體。傷之小篆作,《說文解字.人部》云:「創也。從人省聲。」楷化後標準字體作「傷」。右旁或作「」,左旁或作「彳」。考文獻上,人旁與彳旁時見相混,如:「佻」或作「」、「伏」或作「」等。然則,傷亦可作「」。《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引〈魏世宗嬪李氏墓誌〉即作「」。文獻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此形亦見其他衍異之形,如:,演變之理概同此。

A00232
A00232-013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傷字》引〈魏元颺妻王夫人墓誌〉。


A00232
A00232-014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傷字》引〈唐宋璋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陽.頁167.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陽.頁22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人部.頁1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陽.尸羊切.頁214
平聲.十陽.余章切.頁21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陽.頁33.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上平聲.頁341.左
卷三.恭上平聲.頁26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三陽.頁105.右
卷二.平聲.十三陽.頁105.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19: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