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倥傯」:
(1) 事情紛繁迫促貌。《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卓茂.論》:「嬰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給之日。」《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
(2) 窮困窘迫。《楚辭.劉向.九歎.思古》:「悲余生之無歡兮,愁倥傯於山陸。」《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將隆大位,必先倥傯之也。」
※亦作「悾憁」、「倥偬」、「倥倊」。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董韻.傯字》引〈周憬功勳銘〉。
《龍龕手鑑.人部》。
《廣韻.上聲.董韻》。
「偬」為「傯」之異體。「傯」字不見於《說文》,《正字通.人部》「傯」下云:「作孔切,音總,倥傯。」今即取此形為國字標準字體。《說文解字.糸部》「總」字「從系悤聲」,「悤」之篆體作。「總」之異體有作「緫」者(《集韻.上聲.董韻》),是「」之隸定或作「怱」、或作「悤」,今《玉篇.人部》、《廣韻.上聲.董韻》等「倥傯」之「傯」皆作「偬」,是取「怱」而不取「悤」也。故「偬」為「傯」之異體字。
《字彙.人部》。
「」為「傯」之異體。「傯」字不見於《說文》,《正字通.人部》「傯」下云:「作孔切,音總,倥傯。」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即取此形。《說文解字.糸部》「總」字「從糸悤聲」,「悤」之篆體作「」,隸定當作「悤」,今《字彙.人部》、《彙音寶鑑.公上上聲》「傯」字隸定作「」,中作「夕」不作「」,蓋形近而誤也。今既於文獻有據,「」當視為「傯」之異體字。
《正字通.人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