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遮蔽雨水或陽光之用具。通常以金屬或竹條做骨架,以布或油紙為傘面,可任意張合。如:「雨傘」、「油紙傘」。《玉篇.部》:「傘,音散,蓋也。」《正字通.人部》:「傘,禦雨蔽日可以捲舒者。」唐.陸龜蒙〈憶襲美洞庭觀步奉和次韻〉詩:「竹傘遮雲徑,藤鞋踏蘚矼。」
2. 形狀似傘之物。如:「降落傘」。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中華字海.人部》。
「」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中華字海.人部》曰:「,同傘。見《重編國語辭典》。」教育部《簡體字表》引中華民國二十四年教育部頒佈之首批簡體字亦列有「」字,故以「」為「傘」之異體字可從。
《四聲篇海.人部》。
「」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龍龕手鑑.人部》以「」為正字,「、、、」為俗字。《四聲篇海.人部》曰:「,音散,蓋也。」故「」可為「傘」之異體字。
《重訂直音篇.卷四.部》。
《龍龕手鑑.人部》。
「」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龍龕手鑑.人部》以「」為正字,「、、、」為俗字。《四聲篇海.人部》、《字彙補.人部》均收「」字,故以「」為「傘」之異體字可信。
「」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龍龕手鑑.人部》以「」為正字,「、、、」為俗字。《四聲篇海.人部》曰:「,音散;蓋也。」故「」可為「」之異體字。
《集韻.上聲.緩韻》。
「」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龍龕手鑑.人部》以「」為正字,「、、、」為俗字。《集韻.上聲.緩韻》於「繖、、、」下曰:「《說文》蓋也。或從巾、亦作、。」《正字通.人部》於「傘」下云:「別作、,並非。」今既以「傘」為正字,「」則用為異體字。
《中華大字典.補遺.人部》。
《中文大辭典.人部》。
《龍龕手鑑.大部》。
「」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龍龕手鑑.大部》云:「,俗音;蓋也。」《中華字海.大部》以「」同「傘」。故「」可列為「傘」之異體字。
《中文大辭典.大部》。
《類篇.糸部》。
《元.熊忠.古今韻會舉要.上聲.旱緩韻》。
「繖」為「傘」之異體。「傘」字不見於《說文》。《玉篇.部》:「云:「傘,音散;蓋也。」《集韻.上聲.緩韻》於「繖、、、」下云:「《說文》:『蓋也。』或從巾,亦作、。」《類篇.糸部》於「繖、、傘」下曰:「《說文》:『蓋也。』亦作、傘、繖。」元.熊忠《古今韻會舉要.上聲.旱緩韻》云:「繖,《說文》:『蓋也,從糸散聲。』」又曰:「或作,……亦作、傘。」故「繖」可為「傘」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