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18A00218A00218A00218A00218A00218
字號A00218正字 - 10 - 12 
說文釋形「傍」《說文》作「」。
大徐本:,近也。从人,聲。(步光切)
段注本:,近也。从人,旁聲。(步光切)
注音(一)ㄅㄤˋ (二)ㄆㄤˊ (三)ㄅㄤ
漢語拼音(一)bàng (二)páng (三)bāng
釋義

()ㄅㄤˋ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說文解字.人部》:「傍,近也。」唐.柳宗元〈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宋.蘇東坡〈與梁左藏會飲傅國博家〉詩:「試教長笛傍耳根,一聲吹裂階前石。」

()ㄆㄤˊ

1.  通「旁」:

(1)   側、邊。《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太平廣記.卷八二.呂翁》「見方偃於邸中,顧呂翁在傍,主人蒸黃粱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

(2)   不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偏之書,死有歸殺。」

(3)   其他。《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傳聞而欲偉其事,錄遠而欲詳其跡,於是棄同即異,穿鑿傍說,舊史所無,我書則傳,此訛濫之本源,而述遠之巨蠹也。」

(4)   廣泛、普遍。《墨子.尚同上》:「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

(5)   漢字之偏旁。《水滸傳》第二回:「後來發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2.  「傍徨」:徘徊不前。同「徬徨」。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傍徨。」《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傍徨。」

3.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ㄅㄤ

臨近。明.凌雲翰〈夏日〉詩:「水亭傍午好迎涼,白鳥飛來玉一雙。」《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看看天色傍晚,背後喊聲起處,呂布驟提戟趕來。」

A00218
A00218-004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傍字》引〈周強獨樂為文帝造象記〉。


A00218
A00218-00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傍字》引〈齊劉碑造象記〉。


A00218
A00218-00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人部》。


注音 (1)ㄅㄤ (2)ㄅㄤˋ (3)ㄆㄤˊ
漢語拼音 (1)bāng (2)bàng (3)pá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傍」之異體。「傍」之篆文作「」,近也,從人旁聲,作「」者,乃篆文隸定之形。《正字通.人部》「傍」下曰:「本作『』。」是也。今楷書既以「傍」為正字,則「」為異體矣,故可收。

A00218
A00218-005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傍字》引〈隋宋永貴墓誌銘〉。


A00218
A00218-00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傍字》引〈魏廉富及子天長造義井佛象記〉。


A00218-002-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另兼正字。


注音 (1)ㄅㄤ (2)ㄅㄤˋ (3)ㄆㄤˊ #(1)ㄅㄤˋ (2)ㄆㄤˊ
漢語拼音 (1)bāng (2)bàng (3)páng #(1)bàng (2)páng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徬」為「傍」之異體。傍,段注本《說文.人部》云:「,近也。從人旁聲。」本屬人部。文獻上,人旁與彳旁時見相混,如:「佻」或作「」、「伏」或作「」等,據此,傍亦可作徬。《集韻.平聲.唐韻》「傍」即作「徬」。文獻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另兼正字。

A00218
A00218-00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阜部.字》。


=>N00270」之異體。

注音 (一)(1)ㄅㄤ (2)ㄅㄤˋ (3)ㄆㄤˊ (二)ㄆㄥˊ
漢語拼音 (一)(1)bāng (2)bàng (3)páng (二)p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傍」之異體。「傍」之篆體作「」,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近也,從人旁聲。」又邑部有「」字,「汝南鮦陽亭,從邑旁聲。」乃方國之名之後起字。《玉篇.阜部》始見「」字,曰:「步俍切,附也。本作『傍』。」已混二字為一字矣!《集韻》承之,而《類篇.人部》「傍」下曰:「蒲光切,《說文》:『近也。』又蒲橫切,傍傍然不得已也;又蒲庚切,車聲;又補朗切,左右也;又蒲浪切,近也。」於《類篇.阜部》「」下曰:「蒲庚切,車聲也;又蒲浪切,近也。」據此,知「傍」與「」所以為一字之異體者其因有二:二字同借為「車聲」之字,一也;「」借為表「近也」之「傍」,二也。雖則假借之文不得視為異體,然諸字書通行既久且廣,故以「」為「傍」之異體可收。

()

=>N00270」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7.右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唐.蒲光切.頁221
平聲.十二庚.蒲橫切.頁229
去聲.四十二宕.蒲浪切.頁601
上聲.三十七蕩.補朗切.頁418
附錄.頁805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24.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40.右
卷二.公下平聲.頁140.右
卷二.經上平聲.頁16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