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
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A00204
A00204A00204A00204
字號A00204正字 - 09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僵〕也。从人,匽聲。(於幰切)
段注本:,僵也。从人,匽聲。(於幰切)
注音ㄧㄢˇ
漢語拼音yǎn
釋義

1.仰、仰臥。《說文解字.人部》:「偃,僵也。」清.段玉裁.注:「凡仰僕曰『偃』,引申為凡仰之偁。」《詩經.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巳於行。」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前合後偃。」

2.仆倒、倒伏。《書經.金縢》:「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儀禮.鄉射禮》:「東面偃旌,興而俟。」

3.覆蓋。.馬戴〈下第再過崔邵池陽居〉詩:「離雲空石穴,芳草偃郊扉。」唐.張喬〈尋桃源〉詩:「水垂青靄斷,松偃綠蘿低。」

4.停止、平息。《書經.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5.廁所。《莊子.庚桑楚》:「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晉.郭象.注:「偃謂屏廁。」唐.柳宗元〈天說〉:「墓以送死,而又穴為偃溲。」

6.堤防。通「堰」。《周禮.天官.人》:「人掌以時為梁。」鄭玄注引漢.鄭司農云:「梁,水偃也。」唐.司空圖〈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臺〉詩:「危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

7.姓。如晉代有偃籍。

A00204
A00204-022
部首筆畫  - 14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魏侯海墓誌〉。


A00204
A00204-019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陳劉猛進墓誌〉。


注音 ㄧㄢˇ
漢語拼音 yǎn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偃」之異體。偃,《說文解字.人部》云:「從人匽聲。」右偏旁或作「」,如〈殽阬碑陰〉,亦有省寫為「」,如〈隋曹子建碑〉(見《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安」字草書與「必」之草書形似易混,所以文獻亦見有「」形(《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陳劉猛進墓誌〉);或者「偃」之草書有作「」者(《草書大字典.人部》引〈天球〉),隸定後,省形如「」亦為可能。然不論何者,「」可收為「偃」之異體無疑。

A00204
A00204-008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偃字》引〈唐李居士像銘〉。

《龍龕手鏡.人部》。


A00204
A00204-031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古今雜劇〉。


A00204
A00204-013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齊法懃禪師塔銘〉。


A00204
A00204-003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偃字》引〈唐天后御製石刻〉。


注音 ㄧㄢˇ
漢語拼音 yǎn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偃」之異體。偃,《說文解字.人部》云:「從人匽聲。」右旁之「匽」或作「」,參見《隸辨.上聲.阮韻》引〈殽阬碑陰〉。更有進一步因草省而將「」作「」者,見〈唐天后御製石刻〉(《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引)。「安」字草書有作「」者(見《歷代書法字彙》引王獻之〈東山帖〉),因此「晏」可作「」,「」可作「」。收「」為「偃」之異體可也。

A00204
A00204-004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人部》。

《中華字海.亻部》。


A00204
A00204-012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隋曹子建碑〉。

《四聲篇海.人部》。


A00204
A00204-002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阮韻.字》引〈殽阬碑陰〉。


注音 ㄧㄢˇ
漢語拼音 yǎn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偃」之異體。偃,《說文解字.人部》云:「也。從人匽聲。」右旁本作「匽」,但文獻上多見以「」形取代者,如《隸辨.上聲.阮韻》引〈殽阬碑陰〉等。蓋以「晏」與「」形、音、義皆近。《說文》「」字下云:「安也。」段注云:「今經傳無字。」另「晏」字下段注云:「晏之言安也,古晏安通用。」是「晏」具安義,與「」通。且「晏」字通行經傳,因此「偃」遂有作「」者。收「」為「偃」之異體可也。

A00204
A00204-007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偃字》引〈唐贈泰師孔宣公碑〉。


A00204
A00204-023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魏奚真墓誌〉。


A00204
A00204-029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人部.偃字》引〈中83.786.上10〉。


A00204
A00204-028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隋趙朗墓誌〉。


A00204
A00204-018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隋蕭翹墓誌〉。


A00204
A00204-014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唐于孝顯碑〉。


A00204
A00204-015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唐楊氏夫人合葬墓誌〉。


A00204
A00204-01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齊鄭子尚墓誌〉。


A00204
A00204-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偃字》引〈後魏崔敬邕墓誌銘〉。


A00204
A00204-009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魏王偃墓誌銘〉。


A00204
A00204-027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隋胡墓誌〉。


A00204
A00204-020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魏元斌墓誌〉。


A00204
A00204-02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魏崔敬邕墓誌〉。


A00204
A00204-024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魏元羽墓誌〉。


A00204
A00204-01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魏始平公元偃墓誌〉。


A00204
A00204-026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隋主簿張濬墓誌〉。


A00204
A00204-025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隋郭寵墓誌〉。


A00204
A00204-006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阮韻.偃字》引〈北齊劉碑造像銘〉。


A00204
A00204-030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A00204
A00204-010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齊劉碑造象記〉。


A00204
A00204-016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偃字》引〈唐段會妻呂氏墓誌〉。


A00204
A00204-001-1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火部》。


注音 ㄧㄢˇ
漢語拼音 yǎn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偃」之異體。偃,《說文解字.人部》云:「也。從人匽聲。」隸定作「偃」,然文獻上或見右旁改益作「」者,如《隸辨.上聲.阮韻》引〈殽阬碑陰〉,故「」為「偃」之異體。碑刻資料中,多見將文字下橫改作「」者,如:「亟」作「」,偃字情形亦然。《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偃字》引〈隋蕭翹墓誌〉中有作「」者,後又將上半形體復原為「」,遂形成「」形,《字彙補.火部》云:「,同。」《康熙字典.火部》引〈五音篇海〉云:「與偃同。」若據此,可收納為偃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二十阮.頁283.左
上聲.二十阮.頁283.左
隸辨
卷三.上聲.二十阮.頁394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10.左
五經文字
人部.頁1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二十阮.隱幰切.頁362
上聲.二十七銑.於殄切.頁38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人部.頁10.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上上聲.頁3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9 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