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雜戲。《說文解字.人部》:「俳,戲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 2. 雜耍或滑稽戲之表演人。《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金石絲竹之聲不絕耳,帷帳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詼笑類俳倡。」《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清.王鵬運〈沁園春.釂君一觴〉詞:「平生意,便俳優帝畜,臣職奚辭?」 3. 滑稽、幽默。《北史.卷八三.文苑列傳.李文博》:「通侻不持威儀,好為俳諧雜說。人多愛狎之。」《聊齋誌異.卷四.狐諧》:「客有孫得言者,善俳謔,回請見。」 4. 一種注重音律、講求字句對仗工整之文體。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二.龍筋鳳髓判》:「百判純是當時文格,全類俳體,但知堆垛故事。」 5. 「俳佪」:流連。東周戰國.屈原〈遠遊〉:「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乃逝以俳佪。」亦作「徘徊」。 =>「徘」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