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伴。如:「伴侶」、「情侶」。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侶,徒侶也。」《玉篇.人部》:「侶,伴侶也。」《正字通.人部》:「侶,徒伴也。」漢.王褎〈四子講德論〉:「於是相與結侶,攜手俱游。」唐.孟浩然〈夜渡湘水〉詩:「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二齣》:「且開懷,共詩朋酒侶歡宴。」
2. 結為同伴。宋.蘇軾〈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衣短褐,侶木石,手不知挹,心不知學。」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人部》引〈中105.1048.上-3〉。
「」為「侶」之異體。侶,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侶,徒侶也。從人呂聲。」《敦煌俗字譜.人部》、《玉篇.人部》、《廣韻.上聲.語韻》、《集韻.上聲.語韻》、《類篇.人部》、《四聲篇海.人部》、《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八畫》、《漢語大字典.人部》、《中華字海.亻部》等並作「」。按侶字聲符「呂」,據段注本《說文解字.口部》云:「呂,脊骨也。象形。」段注云:「呂象顆顆相承,中象其系聯也。」是則呂字二口間當有一筆相聯,作者,乃其省體。由此而斷,侶為正字,為俗字可知矣。
《碑別字新編.九畫.侶字》引〈魏侯海墓誌〉。
「」為「侶」之異體。侶,小篆作,《說文解字.人部》云:「徒侶也。從人呂聲。」本屬人部。文獻上,人部與彳部或見相混,如:「佻」或作「」、「伏」或作「」等。據此例,侶亦可作,《碑別字新編.九畫》引〈魏侯海墓誌〉即作「」形。文獻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