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139
字號A00139正字 - 06 - 08 
說文釋形「侃」《說文》作「」。
大徐本:未命名.png,剛直也。从,古文信。从川。取其不舍晝夜。《論語》曰:「子路如也。」(空旱切)
段注本:,剛直也。从,古文信也。从巛。取其不舍晝夜。《論語》曰:「子路侃侃如也。」(空旱切)
注音ㄎㄢˇ
漢語拼音kǎn
釋義

1. 剛直、理直氣壯。說文解字.川部:「侃,剛直也。」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列傳.向栩:「徵拜侍中,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百官之。」唐.柳宗元〈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輕車都尉宜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立誠之節,侃侃焉無所屈也。」

2. 和樂貌。《玉篇.人部:「侃,樂也。」論語.先進:「冉有、子貢,侃侃如也。漢書.卷七三.韋賢傳》:「我雖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爾,樂亦在。」唐.顏師古.注:「侃,和樂貌。

3. 從容不迫。《野叟曝言》第六回:「世兄侃侃而談,詞嚴義正,孩兒汗下通體。」《黃繡球》第三回:「黃繡球只是侃侃而談,全不像他平時的性質。」

4. 戲弄、嘲弄。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你那隔牆酬和都胡侃。」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白頭吟,非浪侃。」宋元戲文輯.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若提起,這柳七,誰不識此公佶倬客?釀調侃,是他為第一。」

A00139
A00139-00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人部》。


注音 ㄎㄢˇ
漢語拼音 kǎn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侃」之異體。《說文解字.川部》作「」,從,古文信,從川,取其不舍晝夜。楷體作「侃」。《五經文字.部》:「,相承作,訛。」《四聲篇海.人部》:「侃,古文作。」故以「」為「侃」之異體字,可收。

A00139-002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之異體。

注音 (一)ㄎㄢˇ (二)ㄧㄢˇ
漢語拼音 (一)kǎn (二)yǎn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

」為「侃」之異體。侃,《說文解字.川部》作「」,從,古文信,從川,取其不舍晝夜。楷體作「侃」。

「侃」一作「」。《干祿字書.去聲》:「、侃,上俗下正。」《五經文字.部》:「,相承作,訛。」《玉篇.人部》、《廣韻.去聲.翰韻》、《集韻.去聲.翰韻》皆謂同侃。《正字通.人部》:「,同侃。〈李雄傳〉:『當官正直,有不可犯之色。』」故以「」為「侃」之異體字,可收。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二十三旱.頁285.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4.右
五經文字
巛部.頁53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二十八翰.墟旴切.頁553
上聲.二十三旱.可旱切.頁367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上聲.十四旱緩韻.頁90.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巛部.頁12.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12.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干上上聲.頁107.左
卷二.干上上聲.頁107.左
卷二.干上上聲.頁107.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