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樂舞之行列。行數、人數縱橫皆相同。舞蹈用佾之多少,代表地位等級之不同,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佾,舞行列也。」《玉篇.人部》:「佾,列也。」《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八年冬十月己已,公卿初迎冬於北郊,總章始復備八佾舞。」《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葆佾陳階,金瓟在席。」唐.李善注引張晏《漢書注》曰:「以翠羽為葆也。佾,舞行列也。」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人部》。
《四聲篇海.人部》。
「」為「佾」之異體。佾,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作「」,云:「舞行列也,從人聲。」後訛作「」,此字見於《龍龕手鑑.人部》、《四聲篇海.人部》,故應將「」收為「佾」之異體。
《集韻.入聲.質韻》。
「」為「佾」之異體。佾,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作「」,云:「舞行列也,從人聲。」後訛作「」,見於《龍龕手鑑.人部》;又訛作「」,見於《集韻.入聲.質韻》,故應將「」形收為「佾」之異體。
《四聲篇海.彳部》。
「」為「佾」之異體。佾,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作「」,云:「舞行列也。從人聲。」佾字先訛作「」,再訛作「」。「」字見於《類篇.彳部》、《四聲篇海.彳部》、《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康熙字典.彳部》等字書,故應收錄為「佾」字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人部.佾字》引〈魏汝陽王元賥墓誌銘〉。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