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078A00078A00078A00078A00078A00078A00078A00078A00078A00078
字號A00078正字 - 03 - 05 
說文釋形「以」《說文》作「」。
大徐本:,用也。从辰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羊止切)
段注本:,用也。从反巳。賈侍中說:「己,意巳實也。象形。」(羊止切)
注音ˇ
漢語拼音
釋義

❶用。如:「以禮待之」、「以身作則」。《左傳.襄公十年》:「我辭禮矣,彼則以之。」漢.王充《論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❷仰賴、憑藉。《韓非子.五蠹》:「富國以農,距敵恃卒。」漢.王充《論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❸認為。如:「以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孫,臧孫以難;告郈孫,郈孫以可勸。」唐.柳宗元〈為裴中丞上裴相賀破東平狀〉:「竊以自古中興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❹可、能夠。《詩經.齊風.猗嗟》:「四矢反兮,以禦亂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
❺令、使。《戰國策.秦策一》:「向欲以齊事王,使攻宋也。」

❶因為、由於。《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韓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蟻螻之穴潰。」
❷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商君書.更法》:「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
❸在、於。《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唐.柳宗元〈斷刑論〉:「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❹加在前、後、左、右、上、下、往、來、東、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時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來」、「長安東路以西」、「價格在一千元以上」。
❺連及。《易經.小畜.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論語.堯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❶而、且。《詩經.邶風.燕燕》:「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❷因此。《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彊。」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❸目的在於。如:「以免」、「以致於」。《書經.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❹與、和。《儀禮.鄉射禮》:「各以其耦進,反于射位。」

置動詞後,無義。如:「得以」、「能以」。《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❶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子之報仇,其以甚乎?」
❷既、已經。通「已」。《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斐傳‧杜襲》:「吾計以定,卿勿復言。」
❸愈益、更加。《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記.卷五.秦本紀:》「及其後世,日以驕淫。」

❶緣故、理由。《詩經.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執而問其以,華子曰:『曩吾忘也。』」
❷以色列的簡稱。如:「以阿戰爭」。
❸姓。如漢代有以彤。

A00078
A00078-004
部首筆畫  - 04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巳部.A00078-002字》。


=>C00028」之異體。

注音 (二)ㄧˇ (一)ㄉㄨㄟ
漢語拼音 (二)yǐ (一)duī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A00078-002」為「以」之異體。《說文解字.巳部》:「、用也。從辰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據形隸定則作「」,見《隸辨.上聲.止韻》引〈樊安碑〉。稍訛則作「A00078-002」,見《玉篇.巳部》:「余始切。用也。意也、實也。今作以。」今據定為「以」之異體字,音ˇ

()

=>C00028」之異體。

A00078
A00078-009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以字》引〈唐程造橋碑〉。


A00078
A00078-011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五畫.以字》引〈唐王爽墓誌〉。


A00078
A00078-010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以字》引〈唐孔桃墓誌〉。


A00078
A00078-00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以字》引〈漢孔宙碑〉。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以」之異體。《說文解字.巳部》:「、用也。從辰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漢語大辭典》引秦文字隸變作,見《睡虎地秦墓竹簡》二三.一,漢隸早期作,見《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一,作,見《定縣竹簡》五一。再訛變則為,見《隸辨.上聲.止韻》引〈孔宙碑〉,蓋左旁「」形還原為「A00078-002」,右旁人形作「」,《隸辨》注云:「徐鉉《說文》新修字義云:『以,《說文》不從人,李斯刻石如此,後人因之。』」此說「以」字訛變之原因,頗有道理。隸書「」形楷化稍訛則作「」,見《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漢孔宙碑『躬忠恕,及人』,《隸釋》云:『即以。』」可從。今據定為「以」之異體字,音ˇ

A00078
A00078-008
部首筆畫  - 01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五畫.以字》引〈魏于景墓誌〉。


A00078
A00078-005-1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止韻.以字》引〈故民吳仲山碑〉。


=>」之異體。
=>C00996」之異體。

注音 (三)ㄧˇ (一)ㄏㄨㄚˋ (二)ㄔˋ
漢語拼音 (三)yǐ (一)huà (二)chì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以」之異體。《說文解字.巳部》:「:用也。從辰巳(編按:『辰』當為『反』字之誤),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其異體或作「」,見《漢隸字源.上聲.止韻》引〈故民吳仲山碑〉,蓋「以」字於隸書中常作「A00078-003」,其右旁「人」形稍訛則作「」。《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云:「叱:〈漢吳仲山碑〉:『率叱理。』《隸釋》云:『叱即以。』」其字形又從「」訛為「叱」,然當為一字無疑。據此,「」為「以」之異體,可從。

()

=>C00996」之異體。

()

=>」之異體。

A00078-005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以字》引〈漢吳仲山碑〉。


#「」另兼正字。
=>C00996」之異體。

注音 (二)ㄧˇ (一)ㄏㄨㄚˋ #ㄔˋ
漢語拼音 (二)yǐ (一)huà #chì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叱」為「以」之異體。《說文解字.巳部》:「:用也。從辰巳(編按:『辰』當為『反』字之誤),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其異體或作「叱」,見《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叱:〈漢吳仲山碑〉:『率叱理。』《隸釋》云:『叱即以。』」,蓋「以」字於隸書中常作「A00078-003」,其右旁「人」形稍訛則作「叱」。據此,「叱」為「以」之異體,可從。

#「」另兼正字。

()

=>C00996」之異體。

A00078
A00078-003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止韻.字》引〈孔龢碑〉。


#「C00998」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ㄧˇ (一)ㄕㄣ #ㄕㄣ
漢語拼音 (二)yǐ (一)shēn #shēn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A00078-003」為「以」之異體。《說文解字.巳部》:「、用也。從辰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秦文字隸變作,見《睡虎地秦墓竹簡》二三.一,漢隸早期作,見《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一,作,見《定縣竹簡》五一。漢隸「」形與「口」形相通,再訛遂演變為從口從人作,見《隸辨.上聲.止韻》引〈孔龢碑〉。今據定為「以」之異體字,音ˇ

A00078-003」音ㄕㄣ時為罕用字,與「A00078-003」音ˇ時為「以」之異體字不同,此二字實為「同形異字」。

#「C00998」另兼正字。

()

=>」之異體。

A00078
A00078-012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五畫.以字》引〈民國梁耀漢烈士紀念碑〉。


A00078
A00078-002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止韻.字》引〈樊安碑〉。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以」之異體。《說文解字.巳部》:「、用也。從辰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據形隸定則作「」,見《隸辨.上聲.止韻》引〈樊安碑〉。今據定為「以」之異體字,音ˇ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六止.頁252.右
隸辨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六止.養里切.頁324
上聲.六止.象齒切.頁32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六止.頁48.左
六書正譌
上聲.四紙旨止韻.頁77.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已部.頁15.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8.右
卷六.居上上聲.頁508.右
卷六.亀上上聲.頁472.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