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親愛。《說文解字.人部》:「仁,親也。」《孟子.盡心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2. 寬惠善良之德行。如:「仁愛」。《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3. 具有仁德者。《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 4. 寬厚而有德。如:「仁政」、「仁人君子」。《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 5. 能覺受感知。如:「麻木不仁」。明.李贄〈寄答留都〉:「今但以仁體稱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我為麻痺不仁之人矣。」 6. 果核內之種子。如:「果仁」、「花生仁」。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桃》:「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潤燥活血,宜湯浸去皮尖炒黃用。」 7. 姓。如五代時有仁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