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穀。《說文解字.部》:「亶,多穀也。」《龍龕手鑑.亠部》:「亶,亦穀也。」
2. 誠然、真實、實在。《書經.泰誓上》:「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詩經.小雅.常棣》:「宜爾家室,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3. 姓。如漢代有亶誦。見《萬姓統譜》。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亠部》。
《中華字海.亠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干祿字書.上聲》。
《集韻.上聲.緩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亶」為「亶」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部》篆作「」,云:「多穀也。從旦聲。多旱切」。
今楷體正字作「亶」。「亶」之字形,見收於《干祿字書.上聲》。《玉篇.亠部》亦作「亶」,注云:「都但切。誠也,信也,厚也,多穀也。」又《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亶,亦作亶。
「亶」、「亶」二形當屬同字,其構字部件從「旦」形變作筆畫相連之「且」,亦多見於《異體字例》。故收「亶」為「亶」之異體也。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旱韻.亶字》引〈唐干祿字書〉。
《龍龕手鑑.面部》。
《佛教難字字典.亠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